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9.5°C-11.0°C
澳元 : 人民币=4.85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三个软肋”(图)

2022-04-16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比起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上涨,疫情封控带来的停产对于电动车企业来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危机。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三个软肋”(图) - 1

这两天,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华为余承东先后在社交媒体发声,称上海如果继续不能复工复产,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而除了汽车产业以外,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

在这两年的高速发展中,电动车行业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当下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而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中涌现出的这一批创业公司,也让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有了弯道超车,在全球市场一较高下的可能。但是今年开春以来这一轮来势汹汹的疫情,给整个行业按下暂停键。

纵观电动汽车产业整个供应链,疫情封控带来生产问题,可能只是这个行业的“软肋”之一。

芯片短缺

芯片供应短缺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已经是一个老话题,而直到两年后的现在,这个从疫情一开始就困扰汽车厂商的老问题都没有得到缓解。

芯片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容易受受环境和供应链影响的庞大产业,再加上技术问题复杂,生产周期过长,增产难度颇大,这也是为什么自2020年初疫情开始席卷全球之后,芯片短缺一直得不到缓解的根本原因。

在供应链的传导作用下,芯片短缺已经影响到汽车、电子甚至家电行业。而在这其中,汽车行业可能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这或许跟汽车行业原有的“分批次滚动”的芯片采购方式有关,比如说提前一个季度向芯片厂商下订单,目的就是降库存,灵活运营。

这样的采购方式,撞上芯片供应危机,自然逼得一众汽车厂商到了缺芯缺到要停产的地步。而更为火上浇油的是,面对芯片厂商,实际上汽车厂商并没有科技和电子消费企业那样的谈判能力,本来之前半导体制造商也只有10%的产出用于汽车零部件上,汽车产业并不是什么大客户,芯片厂商的“大金主”是而科技和电子消费企业,他们需要的那些更为先进的芯片能让半导体公司赚到更多的钱。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芯片厂商自然要先满足消费电子企业,汽车行业只能靠边站。

传统汽车行业尚且如此,电动汽车更不用说。电动汽车跟传统燃油车的不同,不仅包括驱动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智能化的操作方式的嵌入,这就意味着现在的电动汽车需要更多的芯片来支持其控制系统,电动汽车行业的兴起,让汽车行业需要更多的芯片。为了达到预期交付量,各个电动汽车厂商也是使出浑身解数。而去年下半年,业内甚至有传出某电动汽车厂商从黑市收购EPB芯片的消息,业内“缺芯”状况可见一斑。

原材料涨价

在电动汽车的整个产业链上,除了买不到芯片让厂商们头疼以外,原材料的涨价也成为了一个新的负担。

我们都知道在电动汽车的原材料中,动力电池才是电动汽车成本的大头。芯片短缺引起的涨价,毕竟在整车生产中所占成本比例有限,而锂价的不断上涨,才是逼得几个主要厂商不得不提价的根本原因。

锂矿的开采本就不易,再加上其中牵涉了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背景和环保问题,产量在未来不太可能随着需求而不断增加,而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电池的生产目前暂时找不到除了锂之外的其他替代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电池级碳酸锂已经在接近一年半的时间里从5万一吨涨到50万一吨,在相关部门约谈有关企业之后,这两天才从50万一吨的高位降了下来。

对于电动汽车行业来讲,碳酸锂并不是唯一一个涨价的原材料。俄罗斯也是钯、铂、铜等金属的主要生产国,俄乌战争的爆发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产业的原材料供应。比如说铝,铝是电池结构件、底盘件等核心原材料成本,铝价的大幅上涨自然会对成本有叠加作用。再加上,虽然很多主流车企已经为了节省成本开始”铝换钢“,但有些厂商,比如一向以“全铝车身”作为卖点之一的蔚来汽车,面对铝价上涨自然会迎来生产成本的飙升。

疫情封控带来的供应链危机

比起前两个可能会长期困扰整个产业的问题,疫情封控带来的停产对于电动车企业来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危机。

何小鹏和余承东的发声,让大家看到了疫情对整个产业的影响。而事实上,4月之前就已经有多家车企停产,比如传统车企里面,3月份的时候,一汽集团决定包括一汽丰田、一汽-大众等在内的长春五大整车工厂有计划全部停产;特斯拉的上海工厂,在疫情之下自然也要停产;而根据蔚来汽车之前的说明,由于吉林、上海、江苏等多地的合作商陆续停产,蔚来的整车生产已经暂停。

虽然就在前两天,吉林疫情的缓和,使得部分车企和供应商已经开始复工,但是上海疫情的延续,再加上疫情封控措施扩大到了上海附近的江苏昆山,数十家关键电子元件生产商在昆山的工厂停产,这不仅影响到了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其后续影响可能会波及到所有涉及上海供应链的科技和其他产业。

芯片供应的短缺、原材料的涨价,再加上产业链企业的停产,这三个因素的叠加和相互影响,对正处于上升周期的中国电动车行业来讲可以说是切肤之痛了。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鱼小姐张小姐
鱼小姐张小姐 2022-04-16 回复
原材料可以增加阿富汗这种国家的投资。。不过需要武力支持。
cbbac
cbbac 2022-04-16 回复
作者显然不是电动车业内人士。中国电动车行业最大的隐患其实和华为的遭遇是一样的。但解决起来会相对容易一些。
花er___卉
花er___卉 2022-04-16 回复
石油是大宗商品 锂钴是稀有金属 厂家心里没点谱吗?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