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2.8°C-6.3°C
澳元 : 人民币=4.82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韩国249名婴儿确认死亡,超2100人“消失”,是我今年看过最恐怖的新闻(组图)

2023-07-21 来源: 桌子的生活观 原文链接 评论9条

韩国249名婴儿确认死亡,超2100人“消失”,是我今年看过最恐怖的新闻(组图) - 1

6月21日,韩国发生了一件举世震惊的事。

警方在水原市一名女性高某家的冰箱里,发现了两具婴儿的尸体。

看起来,两名婴儿都是刚出生就死亡了。

而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两具尸体,在冰箱存放的时间分别是4年零7个月、3年零7个月。

为什么会把尸体藏在冰箱里?

高某和丈夫、孩子住在一起,这几年间,难道从来没有人发现过冰箱里的惊天秘密吗?

随着案件的侦查,真相也水落石出。

据高某交代,他们夫妇收入并不高,还养育着12岁、10岁和8岁的三个孩子。

经济条件的窘迫,孩子养育费用高昂,令这一家人捉襟见肘。

这时,高某发现自己怀孕了。

已经举步维艰的家庭,根本承受不起第4个孩子的到来。

因为出生率持续走低,在韩国,堕胎手术不仅费用高昂,而且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想到一家人的经济压力,高某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向丈夫隐瞒了自己怀孕生产的整个过程,2018年底,她在医院生下孩子。

第二天出院后,她将出生仅1天的孩子亲手勒死,尸体用袋子装好,藏进家中的冰箱。

这个天大的秘密,因为她的守口如瓶,竟无一人发现。

不久后,高某再次怀孕。

和丈夫达成一致,决定堕胎后,高某故技重施。

于是,这个刚出生的孩子,神不知鬼不觉地被亲生母亲生下来,勒死,藏在了冰箱。

很多人大为震惊,同在一个屋檐下,连妻子怀孕生孩子都不知道?

事实上,朝夕相处的丈夫,对妻子漠不关心。

妻子告诉他自己去了医院堕胎,丈夫就真的认为事实如此。

他根本不知道,在同一个屋檐下,藏着他素未谋面的孩子。

真相公布后,舆论哗然,谁也没想到,一个亲生母亲,竟然残忍地杀死两个孩子。

韩国249名婴儿确认死亡,超2100人“消失”,是我今年看过最恐怖的新闻(组图) - 2

这已经突破了人伦和认知的底线了。

而这个案件爆发后,韩国陆陆续续爆出了同样的丑闻。

这种在医院有出生记录,却没被登记户籍的孩子,被称为“幽灵婴儿”。

7月18日,据韩国相关机构调查称,从2015年至2022年,全国“幽灵婴儿”已经超过2100名。

其中,已经确认的死亡人数,竟有249人!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令人心惊的案件浮出水面。

有人将刚出生的孩子独自放在家中,外出3日,随后将死亡的婴儿埋在家附近。

韩国249名婴儿确认死亡,超2100人“消失”,是我今年看过最恐怖的新闻(组图) - 3

有人杀害自己出生6天的孩子,让其窒息死亡后,装进垃圾袋。

有人杀害孩子后,将遗体遗弃在河边。

还有人将患病的孩子杀害,对外谎称病死。

杀死、送人、遗弃……

太多孩子,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睛,就匆匆离开人世。

他们出生承受的最大恶意,竟是来自于自己的亲生父母。

一想到这,就不寒而栗。

而冰山之下,是否还有更残酷的内幕?

是否还有孩子,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杀死,躺在冰冷的泥土或是冰柜中,等待真相大白的那天?

韩国249名婴儿确认死亡,超2100人“消失”,是我今年看过最恐怖的新闻(组图) - 4

在整理上述杀婴案时,我发现当事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表述:经济困难。

如高某,夫妻收入都不高,家中3个小孩要养。

另外一对夫妻,称付不起火葬场的费用,只能将孩子葬在土里。

还有那些20出头的年轻父母,连养活自己都勉强,更别提养孩子。

他们承担不起数百万韩元堕胎的费用,更负担不起孩子出生后抚养的费用。

于是他们走上了一条罪恶的道路。

当然,说这些绝对不是说他们做得对,他们的罪行,法律自会惩罚。

但是,韩国这些父母,宁愿杀死自己的亲生骨肉,也不愿意将他们养在身边。

这种现象背后折射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

2022年,韩国出生率为0.78,比战时还低。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首先是韩国人生活压力太大,不想生。

据一项数据表明,2021年,韩国15~29岁青年群体,就业率仅为44.2%,近36万人,花了3年时间才找到第一份工作。

而在已就业的人中,非正式员工比例,高达40%。

不仅工作不稳定,工资相对正式员工来说,也几乎腰斩。

赚的仨瓜俩枣都不够自己生活的,又谈何置业、结婚、生子?

其次就是,面对高昂的育儿成本,生不起。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韩国的育儿成本全世界最高,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7.79倍,相当于27.19万美元。

换算成人民币,高得吓人。

这其中,大量的支出用在课外补习班。

就拿首尔来说,补习班的数量,竟然是便利店的3倍!

很多普通家庭,孩子的课外辅导费用,已经和全家的饮食起居等生活费用持平。

韩国249名婴儿确认死亡,超2100人“消失”,是我今年看过最恐怖的新闻(组图) - 5

从牙缝里省下钱上辅导班,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进三星、LG之类的大企业上班。

可想而知,高考的压力有多大。

顶尖大学的招生比例极低,如首尔大学,申请人数众多,录取比例仅为2%。

往死里读书,成了韩国学子的共识。

他们流行着“四当五落”的说话,意思是每天睡4个小时的考生,会被录取,睡5个小时就会落榜。

学习压力沉重,竞争极大,将人的性格都扭曲了。

韩国一部纪录片《学习的背叛》有这样一个细节。

高三一位名师,因为猥亵学生,被受害者举报离职。

然而,为了考上大学,高二一位学生愤怒地威胁举报者:

“被骚扰了也要忍着,否则就要为我的高考失败负责!”

人成了学习的机器,连是非善恶都抛到一边,想想也是一种悲哀。

韩国249名婴儿确认死亡,超2100人“消失”,是我今年看过最恐怖的新闻(组图) - 6

然而,在阶层固化,上升渠道极为狭窄的韩国,越来越多年轻人发现,出生普通,没有背景的人,不管怎么拼了命卷,实现阶级跨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他们对现实充满失望,甚至愤怒,结婚生子,就逐渐剔除出他们的人生选项。

韩国249名婴儿确认死亡,超2100人“消失”,是我今年看过最恐怖的新闻(组图) - 7

在法庭上,那些杀害、遗弃孩子的父母声泪俱下地说:

“想到他(她)肯定要过上比我更不幸的生活,让我感到害怕。”

当然,韩国男尊女卑的父权制传统文化,也让韩国女性承担了更多育儿的责任。

“水原冰柜藏尸案”中,两名婴儿尸体在冰箱中放了三四年,同在一个屋檐下,丈夫竟毫不知情。

可想而知,他对家庭和妻子多漠视。

这样的伴侣,你指望他能承担家务,甚至育儿责任?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展现了一个韩国女性的一生。

付出不被看见,被歧视、被贬低是她们的常态。

电影热播后,引发韩国男网友对电影、甚至演员本身的疯狂围攻,更说明了问题。

韩国249名婴儿确认死亡,超2100人“消失”,是我今年看过最恐怖的新闻(组图) - 8

试问,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谁愿意走进婚姻,谁愿意生孩子?

张爱玲说: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忙碌,恐慌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

在这一点上,韩国人倒是执行得很彻底。

韩国249名婴儿确认死亡,超2100人“消失”,是我今年看过最恐怖的新闻(组图) - 9

之前,在微博看到一个段子。

为了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统计,要求他们做未来的家庭财务规划。

孩子选了“两娃一狗”模式,却发现,怎么算,支出都比收入多多了,根本就是入不敷出。

但最终,孩子还是完成了作业。

被问到怎么做到收支平衡的,孩子兴奋地说:我把孩子删了!两个都删了!

韩国249名婴儿确认死亡,超2100人“消失”,是我今年看过最恐怖的新闻(组图) - 10

这个段子,让人在好笑之余,又留下许多思考。

当然,我写这些,不是说没钱就不要生孩子。

而是我们必须认清现实。

韩国存在的年轻人不愿结婚,生活压力大,生育率低等问题,其实中国同样也要面对。

如何破局,是整个社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而作为我们个体来说,生儿育女也好,培养孩子也好,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定就好了。

富人有富人的养法,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活法。

最关键的是,在我们准备孕育新生命之前,就要想清楚,我们究竟有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

是为了养儿防老?

是为了将自己未竟的愿望投射在孩子身上?

还是想跟儿女一起,共同成长,丰盛自己的生命?

只有当我们想清楚了,孩子才不会盲目。

而清醒的父母,哪怕孩子没有得到俗世意义上的成功,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也会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9)
蟑螂喷雾
蟑螂喷雾 2023-07-22 回复
不生就别怀啊,买套子的钱出不起就别学人家快活了,赶紧去挣套子钱先!!!
TTMMM
TTMMM 2023-07-22 回复
2021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拿这个时间的韩国就业率来说事 这合理吗
土澳居民cxASr
土澳居民cxASr 2023-07-21 回复
干事儿的时候不会戴套吗?!
taotaotaotao
taotaotaotao 2023-07-21 回复
韩国的生活压力太大了,年轻人都无法承受这样的经济负担,更别提结婚生子了。
iAmYee
iAmYee 2023-07-21 回复
生活中的困难确实让人无法承受,但杀害孩子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些父母真是太可怕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