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7月01日 7.6°C-9.7°C
澳元 : 人民币=4.85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古代中国,没有科举制度之前的人才选拔

2017-04-03 来源: 历史挖掘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科举制度没有诞生之前,也就是隋朝之前,古代朝廷是怎么选拔官吏的呢?

世卿世禄制:古代版的“拼爹”

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官吏几乎由贵族垄断,官吏的任命大多是子承父业、世卿世禄。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拼爹的时代。”

军功爵制度:建功立业就能出人头地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各路诸侯逐鹿天下,想尽一切办法富国强兵,破格起用了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当然这些人不是因为“地位低下”而被选拔出来,而是他们有出众的才干。

就像现在有一些企业,不管你是什么学历,只要你技能过硬,你就能来上班。所以这些企业就像过去的诸侯国一样,也许不大,却很精干,没有大公司的人事沉余;相反一些做大了的企业,开始挑肥拣瘦,就跟夏商周一样,将自己的人才圈局限在贵族(高学历)里,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否定高学历的人。

古代中国,没有科举制度之前的人才选拔 - 1

伯乐与千里马之间微妙的关系

在秦孝公时期,秦孝公更是求贤若渴,发布“求贤令”招揽天下群才,鼎鼎大名的商鞅便是通过这个“求贤令”闻风而至。商鞅和秦孝公两人的见面很有意思,他们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见了三次才相见恨晚。

商鞅初次见秦孝公讲的是“帝道”,秦孝公不以为然;第二次见秦孝公讲的是“王道”,秦孝公还是觉得商鞅泛泛之谈;第三次见秦孝公讲的是“霸道”,这下击中了秦孝公的“痛点”,秦孝公对商鞅刮目相看,并与商鞅促夜长谈,商鞅如愿以偿的找到“高薪工作”。

从商鞅的“求职”经历我们可以得出的经验,找工作的时候要“准备充足”,像商鞅就准备了三套方案,总有一个符合秦孝公的口味。从用人方来讲,秦孝公又是一个肯给人机会的老板,连续见了商鞅三次,当然也离不开秦孝公有个懂得干“人事”的人事,再三举荐商鞅。

古代中国,没有科举制度之前的人才选拔 - 2

察举制的雏形,以孝治理天下

到了汉代,天下初定,同样需要招揽大量人才,于是察举制和征辟制相继而生。

察举制主要面向的是读书人和在任官吏,让没有官职却有本事的读书人入朝为官,让有本事的在任官吏得到提拔,这是察举制的初衷。

察举制主要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汉高祖至汉景帝时期,也就是汉武帝之前的汉朝统治时期。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 官吏大多是通过“军功”或“任子”和“赀选”产生;军功自然不用多说,通过战争杀敌建功;任子则是世袭制,选拔的都是贵族子孙后代;赀选则是讲究财产,有一定财富的人才能当选,这跟美国总统是差不多的,你想竞选美国总统,除了是美国公民,还需要大量的金钱,没钱你是不可能当上总统的。

但当时处于和平年代,单靠军功和任子以及赀选几乎招揽不了多少人才;于是晚年的刘邦便下了一道求贤诏,内容主要是:“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简单的说就是有本事的人都来找我吧,我可以让你们做官。

到了高后元年,设立了“孝悌”和“力田”作为察举科目,孝悌是孝敬父母的人,力田则是努力耕田的人,对于这一类人给予奖励,表现特别优异的还能做个孝悌官,联同三老帮助朝廷教化普通百姓。

文帝时期又增设了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科目,还将举荐的权力下放,从公卿诸侯王下放到地方官员,并且根据人口规模设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古代中国,没有科举制度之前的人才选拔 - 3

察举制的确立以及延伸的征辟制

而汉武帝时期才是察举制真正确立的时期,当时一批代表草根的官员批评以军功,任子以及赀选作为朝廷选拔官员的标准,因为这样就将草根阶级排除在外了,而草根又是天下的绝大多数,如果不能稳定住他们,天下则很难安定。

于是当时的汉武帝便采取了董仲舒的对策,要求郡国“举孝廉”,但初期的成效并不好,因为如果举荐的人并不是个“孝廉”,举荐人是要受到惩罚的,于是汉武帝又下了一诏,有孝廉却不及时举荐的,一律论罪,这才使得“举孝廉”开始见效。

举孝廉渐渐成为了入仕的主要途径,渐渐取代了之前的军功、任子(世袭)、赀选。而孝指的是孝顺的人,他可以是平民百姓也可以是官吏,而廉则单单指的是官吏;孝顺的可以被提拔为官,清廉的官吏则可以被提拔,既孝顺又清廉的则会被大大提拔。

汉武帝时期还有一个征辟制,它主要是对察举制的一个补充,它面向的对象主要是知名人士,例如司马相如这样的大名士。实际上由征辟制入仕途的并不多,但这也是朝廷笼络天下有才之式的一个手段之一。

古代中国,没有科举制度之前的人才选拔 - 4

察举制的弊端

察举制的弊端也非常的多,比如察举的人数分配不平均,有的郡县人数多、有的郡县人数少,但是拥有的名额却相同;就跟前期的高考分省定额制是一样的,有些省份的竞争难度相比之下会比较高。还有察举制的年龄限制,也导致了一部分人怀才不遇。庆幸的是我们的高考基本已经没有了年龄的限制。

当然察举制并不是说有人举荐你,你就可以当官了,它还是要经过考试的,而且对举荐人以及被举荐人都有相应的赏罚政策,这有效缓解了滥竽充数的情况发生。

察举制的科目非常多,所以选拔的人才也非常多;但值得注意的是察举制的科目多,但跟现在高考的科目多是两回事,察举制选拔的是“专才”,只要你有一科目优异即可,而高考则要求的是“全才”,偏科可就没有市场咯。

而且察举制还有一个致命的弊端,就是以举荐人为中心,以被举荐人为党羽组成的党派,结党难免就营私,贪污受贿以及欺世盗名的人就极容易混入其中,这也是西汉走向衰落的一个原因。

古代中国,没有科举制度之前的人才选拔 - 5

察举制的颠峰时期

东汉时期的察举制可以说达到了巅峰,它继承了西汉的察举制,又给它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西汉时期根据郡县分配孝廉名额,这对人口不同的郡县是不公平的,于是在汉和帝时期,便开始根据郡县的人口规模进行分配名额,现在高考也进行了类似的改革。

在汉顺帝时期,对察举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例如规范年龄以及考试环节的改革,进一步加强了被举荐人的质量。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察举制无论是制度的完善还是规模都远远超越西汉,达到了巅峰水平。

古代中国,没有科举制度之前的人才选拔 - 6

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产生于东汉末年,当时的察举制还没完全废除,可以说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一个延伸与发展。至于为什么会产生,个人觉得是察举制当时已经腐朽不堪,被一部分贵族所掌控,为了名正言顺的“拼爹”,于是在才能与道德两个标准上再加上一个家世,从而垄断统治阶级地位。

九品中正制主要是根据人物的家世、道德、才能作为评判标准,在魏初期还是比较注重才学的,后来逐渐被贵族所控制,最后由于贵族阶级既充当了裁判又充当了参赛者,结果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产生;三个标准逐渐沦为以家世为重要标准。寒门再难出贵子,反应的正是那个时代。

到了隋朝,科举制度产生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