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3.4°C-7.3°C
澳元 : 人民币=4.84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秋实讲古」新丰九栋十八井的故事

2017-03-19 来源: 韶关新闻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秋实讲古」新丰九栋十八井的故事 - 1

时间在悄悄流逝

秋实蜀黍仍然在《秋实讲古》里

等着你哟~

“马坝人”怎么发现的故事

就暂时告一段落

这一期

秋实蜀黍将为大家讲述

“新丰九栋十八井的故事”

「秋实讲古」新丰九栋十八井的故事 - 2

新丰的朋友说,参观时,最好先在外围走一圈,远望大围屋,才能感受到这里的气势。于是,我们沿着塘边,望着这高深的围屋,心里顿时产生了一种神秘感。

「秋实讲古」新丰九栋十八井的故事 - 3

建筑外围。

秋实讲古

据资料显示,九栋十八井始建于清康熙初年(1660年),至嘉庆六年(1818)竣工,历时158年。承建的工匠祖孙整整四代人。它的创建者为该村温氏开基先人、清朝初期曾任布政使司的温可中。后来温可中的两个儿子也做过朝廷的六品官。因一家人中三个人都做过六品官,所以当地有“三世六品”的典故。

九栋十八井大宅院的建筑模式体现了客家文化建筑模式,阁楼分布均匀对称,并且兼有作用防御堡垒。分布在四个屋角的是烽火楼,可瞭望又可对外用枪用石头打击来犯的盗贼。

与很多客家围屋一样,九栋十八井流传着很多古朴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题,无一不是关于客家祖先的创业传奇和家训。

「秋实讲古」新丰九栋十八井的故事 - 4

九栋十八井大宅院 。

「秋实讲古」新丰九栋十八井的故事 - 5

九栋十八井大宅院格局图。

「秋实讲古」新丰九栋十八井的故事 - 6

相传温姓第166世可中公,当时在新丰县城十字街口开小客栈营生,有一晚,黄昏时候,有五个挑着满满货担的挑担客进店求宿。第二天蒙亮,五位客商就叫醒可中公收宿伙费,说他们要赶路办急事,暂时将这五担盐在该店留存三天,三天后他们回来担去卖。还说五条扁担也留着看管,当时可中公说:住客栈的人来人往,杂而乱,扁担太小难以看管,拿走为好。五人歉意地手拿扁担告别,说三天后再来,便匆匆上路了。

可中公等呀等,三天,三天,又一个三天,直等了三三九十天,还是不见那五位客商踪影。有一天深夜,住客都熟睡了,他点上油灯去查看那五担盐,刹那间目瞪口呆:“天啊,全都是白花花的银,为什么客人说是盐?”心想:“莫非是五鬼运财给我?”心里叽咕着此事。但可中公还是以诚实代客为本,又老老实实、小心谨慎地保管了三个月。时间就这样三个月,三个月地渐渐过去,可还是不见那五位客商回来取货。

一天晚上,可中公睡得正甜,好像听见有人低声说话。忽而大声,忽而小声地说:“我们没有送错人,叫醒他来”。 忽然一个高叫:“主人,我们是五鬼运财给你,那五担盐你收下就是,不再见面了。”这时可中公忙起床准备行礼答谢。可醒来才知是梦,急点油灯再揭开五担货担来看个究竟,果然还是白花花的五担白银,于是便有了一笔意外的财富,成了新丰方圆百里闻名富的商,并着手规划建设这座大屋。

后续

据了解,温氏族人从九栋十八井建成之日起,就一直在围屋内安居乐业。九栋十八井也一直保存有许多宝贵的文物资料,可惜在文革时大部分被毁。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该围屋共培育出二十多名大学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居住在九栋十八井里的人们陆陆续续地往外搬。迄今,几乎已是人去楼空,显得有点静寞。

作者:秋实

图片:秋实

编辑:Tsing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