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4日 6.6°C-10.1°C
澳元 : 人民币=4.71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和父母分享人生的成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2017-09-24 来源: 张德芬空间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期主播 | 雪冬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更多音频可在喜马拉雅搜索:张德芬空间

最近有一档访谈类综艺节目《儿行千里》,在各类选秀、真人秀中显得非常特别,这是一档属于普通人的综艺,邀请那些离家远行的人们,来讲述自己家庭的故事。节目强调了一样东西叫“家风”。

家风是什么?一个家庭里能让后代保持下去的风气。

所以节目并不仅仅聚焦在“儿行千里母担忧“的亲情,而是当儿行千里对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成为常态时,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风气是如何传承的。

你不一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却可以通过家风找到归属感。家风听起来很抽象,但一旦把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它又可以非常明显。

节目里有三个年轻人很有代表性,他们是麻省理工博士后何江,新华社战地记者陈序,拍摄纪录片的导演郑若行。

三位都是30岁上下的年轻人,离家千里甚至万里,当他们在现场和父母坐在一起时,在知识、经验、见识、观念都有差异的两代人之间,却能看到传承着同一种东西,在父母和孩子有真实的分享在流动。

而这几个年轻人也用自己的方式,在与父母分享自己的人生成就,父母的养育和孩子的回馈在互相流动,让家风传承下去。

和父母分享成就,

超越知识、经验和见识

和父母分享人生的成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 1

何江是首位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言的中国毕业生,这是哈佛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

何江的父亲高中没毕业,母亲学历更低,连小学都没毕业。在湖南宁乡那样一个打牌成风的地方,文化程度并不高的父母,两个人都不打牌,却心甘情愿地在家陪着两个儿子。一张四方桌,四个人一起学习、读书。

和父母分享人生的成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 2

(何江父母的这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他们陪伴孩子读书,自己也感觉快乐,并不是在苦苦煎熬。这种发自内心的陪伴让孩子也很信任父母,愿意与父母分享)

后来到麻省理工大学做博士后,何江从事的是癌症研究,母亲根本听不懂他的专业内容,却很爱在每周两次的视频通话中,看儿子展示实验室,展示他做的事。在农忙季节,何江也陪着父母聊农活。

这一幕,也让人看到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成就,可以跨越知识、经验、见识,何江的社会成就已经让父母望尘莫及,却并不妨碍与他们分享。何江的经历侧写出了一个许多人的生活常态:感觉和父母没话说,不知道怎么向父母讲述自己的生活。

但相比起来,是否愿意和父母分享才更重要,如果愿意,简单的内容也可以连接起两代人。

何江在节目里念了一封给未来孩子的信:

当你长大时,我的童年生活应该只能在你的想象中了……一个人需要走出原有的视野,才能发现和发掘自己的潜能,我庆幸你们的爷爷奶奶曾让我通过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希望你们将这份爱,这份乐天坚韧和踏实传承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走出原有的视野,创造自己的生活,这是每个离家的人心中的抱负,同样重要的是,我们没有丢掉过去父母给予的生活,而是带着父母的支持前行。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愿意将自己创造的生活与父母分享。

和父母分享生活,

跨越生活形态的差异

和父母分享人生的成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 3

新华社战地记者陈序,可能和父母分享了一件在大家看来最不可能分享的事情:带父母进入战地,体验自己的工作。

大学毕业后,陈序进入中东战地,之后辗转战乱地区,参与了上百次战地报道。他的工作每一秒都可能发生危险,甚至曾经为了进入战地,和以色列国防军签订过“生死状”。

和很多人的生活一样,妈妈、外婆、奶奶对陈序的生活所知甚少,在一次新闻报道中,她们看到陈序站在一片废墟中,才隐隐约约知道他的工作是危险的。不过,当陈序的父亲陈燕伟出现在节目中时,一下就明白了是什么在支持着陈序。

他的父亲也同样充满了冒险精神,在改革开放初期,自学英语成为了一名国际导游,专门带别人带不了的特殊旅游线路团。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知道陈序想要什么生活,一直在鼓励他。

在如何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成就这件事上,陈序做了一个大胆又有谋略的决定:带父母到相对安全的战区,体验自己的工作。

和父母分享人生的成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 4

(陈序的做法也许并不适合每个人,但是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参考,让父母理解自己的生活,我们也可以获得更多支持。他的家风中的冒险、有勇有谋,也得以传承)

这又侧写出了一个生活常态:有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让父母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

当两代人的生活形态差异越来越大时,相互理解成为了一件重要的事,虽然没有生活在一起,但关系却不会因此隔离。

和父母分享思想,

给彼此自由想象的交流空间

在三个年轻人中,郑若行是与父母生活最近的一个。在香港求学八年后,学影视专业的她回到了故乡,开始拍摄父亲的木工生活。一年24个节气,每个节气拍一集,到目前已经拍摄了两年。

在这个家庭中,郑爸爸是英雄,母亲和女儿都崇拜支持爸爸做的事。木工是郑爸爸的业余爱好,在他的研究发明中,传统木工在生活中延续,有蒸螃蟹的架子、变形拐杖、鸟笼、密码箱,他喜欢做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

和父母分享人生的成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 5

(郑爸爸在节目里谈到,家庭教育是“给她留时间,给她留想象空间”,给予自由的教育让女儿在学成之后回到故乡,让自己的事业和父亲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在郑若行的故事中侧写出的生活常态是:有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成就,是否会干扰到彼此独立的生活,它们之间的界线是什么?

郑若行家风中的浪漫、自由,并不一定适合每个家庭,不过像何炅说的,“在这样的家风中,很容易滋生快乐。”

快乐是一个很好的标准,和父母的分享中没有过多的负担,不会因为自己离父母远而担心,也不会因为走得近而困扰。

自由这不仅可以是父母给予儿女的教育,同样也可以成为儿女对父母的态度。

和父母分享人生的成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 6

(对父母的关系郑若行很放心行很放心,知道父母在一起已有足够的乐趣。给予父母生活的自由,也是给予自己的生活自由)

节目里的现场观众,胸前都戴着一个名牌,上面写着自己离家的距离。

有的人很近,10多公里,有的人非常远,1万多公里,他们在现场并不只是想起父母,还想到如何与父母在心理上靠得更近,这是离家千里的人找到归属感的方式。

因为父母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还愿意听下去的人;

他们可能是并不在身边,却能给你最多支持的人;

他们可能是唯一真心为你的成就毫无保留地开心的人。

和父母分享人生的成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作者 | 陈禹霏,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接受精神分析训练,从事心理学应用性开发,曾参与运营百万级心理学课程项目。专业的关注点和擅长领域,儿童发展和教育问题的解决,成年后的个人成长需求解决,包括恋爱、与父母的关系处理。

主播 | 雪冬,电台主播,二级心理咨询师 ,冥想引导师 ,身心灵成长探索者。

今日互动

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归属感,家风,则是一个家庭里能让后代保持下去的风气。你的家风是什么?你又是如何跟父母相处的?

欢迎在下方留言,跟我们分享你的故事。

和父母分享人生的成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 7

你可能还喜欢看:

《爸爸去哪儿》:聪明的父母,都懂得这样陪伴孩子

有人爱你的时候,千万别太“作”

你的坏情绪,其实比快乐更懂你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