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2日 8.4°C-10.3°C
澳元 : 人民币=4.78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天才少女》争夺战|引发我们从父母职责,到亲子教育双重反思

2021-10-11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天才少女》的主演克里斯·埃文斯,脱掉了“美国队长”的华丽外衣,在艺术上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突破。自2017年在美国上映以来,曾获得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印象奖最佳女演员奖,豆瓣评分高达8.3。

电影讲述的是和舅舅生活在一起的玛丽,从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数学天赋,被外婆伊芙琳发现后,和舅舅弗兰克展开了天才少女的“争夺战”,引发我们对为人父母和亲子教育的思考。接下来,我将立足于电影,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以及亲子教育中的二三事。

《天才少女》争夺战|引发我们从父母职责,到亲子教育双重反思 - 1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

在《天才少女》这部影片中,7岁少女玛丽的“天才”头衔并不是偶然,而是受家族基因的影响。她的妈妈黛安、外婆伊芙琳,在数学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但是玛丽的出生,是隐瞒着外婆的,妈妈将她交给弟弟之后就自杀了。

玛丽7岁之前,一直和舅舅弗兰克生活在一起,和妈妈黛安相比,她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外婆伊芙琳在黛安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黛安有超高的数学天赋,强势干涉黛安的生活,不允许她参加任何娱乐活动,连黛安的初恋也被伊芙琳无情扼杀。每天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研究数学,长期处于这样环境中的黛安,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有过严重的自杀倾向,即使是女儿的出生,也没能挽留住她离开人世的决心。

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 Adler所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他表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童年幸福感的缺失,容易成长为一个消极、缺爱的人,长大后面对挫折没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很容易被击垮或走极端。

《天才少女》争夺战|引发我们从父母职责,到亲子教育双重反思 - 2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

我们都是从孩子慢慢过渡到父母的,有一部分人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迎来了自己的孩子,突如其来的转变让人措手不及。前二十年的文化素质教育,并没有教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而电影《天才少女》的出现,正适合我们当今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背景。我将结合电影,分析合格父母的必要条件。

《天才少女》争夺战|引发我们从父母职责,到亲子教育双重反思 - 3

孩子不是实现父母梦想的工具

玛丽的外婆伊芙琳,年轻的时候就立志“解开千禧难题、推动人类进步”。但是爱情和孩子的降临,阻碍了她实现梦想的脚步。于是她将自己的梦想变本加厉移植到了女儿戴安的身上,这种家庭教育行为被称为“代偿心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代偿心理”是非常普遍的。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成为人中龙凤,帮助自己完成未实现的梦想。于是在孩子非常小的时候,报各种补习班,将孩子的闲暇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是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很少过问他们是否真的喜欢。

《天才少女》争夺战|引发我们从父母职责,到亲子教育双重反思 - 4

强势的父母,令亲子关系越来越远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琳德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三种: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而大多数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是介于专制型和权威型之间。

电影中,伊芙琳是“专制型父母”的代表。“专制型父母“会强势地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的意见,扼杀孩子的天性。孩子长期被父母压迫,处于“被管”和压抑的状态,对父母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认为“远离父母”是一种解脱。

和伊芙琳相对立的弗兰克,在电影中时常会反省自己对玛丽的教育问题,和玛丽沟通,将玛丽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玛丽也非常黏他,不希望和他分开。

《天才少女》争夺战|引发我们从父母职责,到亲子教育双重反思 - 5

关于亲子教育的二三事

《天才少女》中,弗兰克没钱、没低保,靠在码头修船维生,也买不起昂贵的钢琴,每周还需要独立的空间,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和玛丽的感情。他们的意见也常常发生分歧、会吵架、也会很快和解。这大概就是亲子教育中最美好的样子了吧。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什么样的亲子教育适合孩子成长。

平等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

电影中有好几处弗兰克和玛丽敞开心扉、平等沟通的镜头,在海边谈论对学校的看法、在晚霞的照耀下讨论信念和自我意识、在二人吵架后又能很快静下心和解等。

对很多父母来说,孩子只是孩子,很难将他们当成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个体看待。但如果我们能够多些耐心,尝试和孩子如朋友般平等沟通,那么孩子也会向我们打开心扉,说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

《天才少女》争夺战|引发我们从父母职责,到亲子教育双重反思 - 6

守护童真,满足孩子的幸福感

玛丽和其他同龄孩子相比,除了卓绝的数学天赋,还更加早慧,能够清晰判断出伊芙琳靠近自己的目的,但她身上仍然留有童真和爱玩的天性。孩子的天赋不能成为剥夺他们童年的理由。

弗兰克鼓励玛丽和同龄的孩子们交朋友,希望她能和同龄人打成一片;弗兰克看到玛丽一直沉浸在数学公式的时候,主动带她看落日;在黑人邻居大妈面前,玛丽可以尽情嗨歌、上蹿下跳。

每个人的童年都只有一次,我们身为父母,更清楚童年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们天真无邪的年龄,让他们被爱包裹,守护他们童真,满足他们的幸福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温暖、正直的人。

《天才少女》争夺战|引发我们从父母职责,到亲子教育双重反思 - 7

发挥天赋,培养孩子实现梦想的能力

大千世界,世人众多,天赋可遇不可求。而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如果不加以培养,很有可能会成为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从天才沦落为凡夫俗子。但如果只关注如何将孩子的天赋发挥最大化,而忽略他们的情感需求,他们将会沦为新的悲剧,黛安的死就是最经典的例子。

但是还有更多的孩子,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那么我们就应该多带孩子见见世面、开阔视野,鼓励孩子树立一个梦想,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支持,培养孩子实现梦想的能力。

《天才少女》争夺战|引发我们从父母职责,到亲子教育双重反思 - 8

结语:

电影的最后,伊芙琳放弃了玛丽的抚养权,玛丽一方面接受优质学校的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和弗兰克在一起,课后到游乐场和同龄的孩子们打成一片。时长仅101分钟的电影,以圆满的大结局收场,但是留给我们关于父母职责、关于孩子教育的思考还在继续。我们将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不管什么时候,我们深知对彼此的爱永远不变。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