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2.8°C-7.4°C
澳元 : 人民币=4.83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张锡媛:邓小平首任妻子,24岁难产去世,40年后被迁入上海烈士园

2021-10-24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中,他起起落落,经历非常丰富,而他的感情生涯中也没有呈现一帆风顺的风景,充满着艰辛曲折与悲欢离合。

我们总是了解到邓小平有多大的成就,为国家做出了多少贡献,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但其实他这些荣光的背后也布满了不少的伤痕。

想要真正全面了解邓小平,就不能只从他的政治生涯出发,结合他的个人生活经历也是非常重要的。

张锡媛:邓小平首任妻子,24岁难产去世,40年后被迁入上海烈士园 - 1

为革命出一份力

张锡媛于1906年出生在河北省房山县,她的父亲是一个参加过“二七”工人大罢工的铁路职员。她的家庭尽全力将她送去了学校读书,接触新的思想,这使她成为了学生运动的骨干分子,许多与学生有关的改革、运动、团体都有她的的身影。

不久后,张锡媛加入了共青团员,因为积极参与各种革命活动,并且在其中表现非常优秀,所以便被吸纳成为了共产党员。1925年,组织觉得张锡媛从参与革命开始,表现就一直很不错,所以将他送去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准备将她培养成核心。

张锡媛与邓小平的第一次相识,便是在这所大学中。可以说,张锡媛一直以来的不懈努力,让她见到了自己未来的爱人。

张锡媛:邓小平首任妻子,24岁难产去世,40年后被迁入上海烈士园 - 2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娱乐产业远远不如现在这么发达,但凡想要为国家做些贡献的人,都被国情鞭策着努力学习。在这种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下,即使内心中有一些不一样的心思,也会被死死地按在心底。

张锡媛和邓小平在闲暇之余聊天,话题不外乎是如今国内的情况,社会的改革,以及祖国的大好河山。或议论国家大事,或思忆国家曾经的美好。两个非常好学的人对于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非常的迟钝,估计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件事。

后来,邓小平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提前回国继续为革命奋斗。张锡媛则在完成学制后才回的国。并且来到了邓小平工作的地方与他共事,这让邓小平非常的高兴,能够与自己的同学一起工作。

张锡媛:邓小平首任妻子,24岁难产去世,40年后被迁入上海烈士园 - 3

向往的理想

学校中没有摩擦出的爱情火花,在朝夕相伴的工作中诞生了。两人有着共同的目标,一样的理想,并且都在为之奋斗。这样的情况下,两人之间的共同话题更多了。在一起工作战斗的时间中,他们自然地相爱了。

1928年,张锡媛与邓小平结为伉俪,两个人当时都还很年轻。结婚的当天,他们在上海的一家川菜馆请喝喜酒,总共有三十多人参加了这一场婚礼。婚礼非常的热闹,两人幸福的笑容让看到的人也不自觉地被感染。

当时,中央秘书处的内部交通工作经常由一些负责干部的妻子来做。张锡媛性格外向活泼,随机应变的能力又非常强,所以她自然也担任了这份工作。内交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各个地方的秘密机关递交文件还有通知,将情报交流这一块的工作给做到位。

张锡媛:邓小平首任妻子,24岁难产去世,40年后被迁入上海烈士园 - 4

不过,既然是这种关于情报的工作必然是十分危险的,敌人就是喜欢盯着这一块找麻烦,只要能获得我方的一点情报,就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收益。当时内交科的主任张宝泉就是在执行这些任务的时候,被敌人发现、抓捕,严刑拷打最后牺牲。

张锡媛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穿着得体的旗袍、梳着短发,脚上穿着高跟鞋,一副妥妥的上流妇女的气质。这给她的秘密身份添加了不少遮掩,方便她完成任务。所以她能够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从容来去,应付自如,这就是她的能力。

鱼和熊掌

1929年8月,邓小平前往广西参加武装起义的工作,这个时候的张锡媛已经怀孕不少时间了。但是革命的工作又怎么能因此而耽搁,别说邓小平不会这样做,就算他想,张锡媛也不会让。不过邓小平的心中怎会不惦记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呢?

张锡媛:邓小平首任妻子,24岁难产去世,40年后被迁入上海烈士园 - 5

当邓小平回到上海时,张锡媛刚好在待产。等到她汇报完工作赶到医院时,张锡媛却已经在产房难产了。邓小平在产房外焦急地等待,他不知道张锡媛在里面遭遇着多大的苦头,只能在外头干着急。

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并不先进,环境十分简陋,张锡媛难产后得了产褥热,生命危在旦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离去。

邓小平日日夜夜都在医院照顾着她,陪伴着她,可张锡媛最终还是没能熬过去。最后一刻,她是躺在邓小平的怀中。而她好不容易生下来的孩子也不幸夭折了。

张锡媛:邓小平首任妻子,24岁难产去世,40年后被迁入上海烈士园 - 6

这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让邓小平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大家都知道邓小平心中非常的痛苦,但也不知道该如何抚平他内心的伤痛。与此同时,广西的革命工作又非常的需要他,他不得不放下亡妻,投入工作。

时间不能变淡思念

他怀着悲痛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广西的路程。连张锡媛的后事也只能委托他人帮忙操办。

因为地下工作需要保密,墓碑上的名字用的假名,立碑人的名字也是假名。

张锡媛:邓小平首任妻子,24岁难产去世,40年后被迁入上海烈士园 - 7

邓小平虽然和张锡媛结婚没有几年,但是他们两个相处的时间还是非常长的。所以,他每次回到上海,一有时间就跑去江湾公墓看望张锡媛。

1949年,上海解放, 邓小平进入上海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张锡媛的墓。但是因为常年战乱的影响,公墓也没能幸免遇难,被破坏得面目全非。邓小平找到张锡媛的墓后,将她的遗骨全部都收敛好,并用新定制的棺木装好,重新安置在瑞金花园里面。

1969年,上海市烈士陵园开始筹建。张锡媛的遗骨与其他革命烈士一同埋在这里,他们这群为革命牺牲的人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家庭。张锡媛的墓碑上也终于可以刻上自己的真实姓名。她唯一保存下来的照片,也被镶嵌在了墓碑上。

张锡媛:邓小平首任妻子,24岁难产去世,40年后被迁入上海烈士园 - 8

1990年,此时的邓小平已经86岁了,他带着自己的妻女来到上海烈士陵园。他找到工作人员询问,张锡媛的骨灰有没有被处理,如果没有的话,他就带回北京八宝山。

工作人员听完立刻去查找档案,告诉他张锡媛的遗骨就葬在上海烈士陵园。邓小平走进陵园,找到张锡媛的墓,站在墓前伫立良久。他看着墓碑上张锡媛的名字和她的照片,渐渐陷入了回忆之中。

那记忆中模糊的容颜,此刻都变得清晰起来。

张锡媛:邓小平首任妻子,24岁难产去世,40年后被迁入上海烈士园 - 9

小结: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张锡媛呆在这里这么久,该会有多么的孤独啊。不过邓小平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她,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他的记忆中仍然有她的位置。要是张锡媛知道了,心中也会很欣慰吧。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