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6日 12.3°C-15.0°C
澳元 : 人民币=4.85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古代击鼓鸣冤是真的吗 喊冤的方式有哪些

2021-10-26 来源: 历史资料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说到古代的这个击鼓鸣冤,大家应该都有见过吧?毕竟在很多的古装剧中这个击鼓鸣冤的出现还是很多的,只能说明,在古代喊冤的方式还是比较接近的,那么击鼓鸣冤真的能喊冤吗?古代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什么喊冤的方式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击鼓鸣冤是真的吗 喊冤的方式有哪些 - 1

1、古代击鼓鸣冤是真的吗

衙门前所设的鼓原本确实不是给百姓鸣冤用的而是用来宣告县太爷下班的,相当于下班铃,等到这个响了就意味着县老爷可以下班回家了,等到了明清时期才作为紧急情况下来不及写诉状的百姓鸣冤使用,然后一直延续下去,所以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个鼓是喊冤用的,其实他之前就是一个下班铃的作用。

古代击鼓鸣冤是真的吗 喊冤的方式有哪些 - 2

2、古代喊冤的方式有哪些

一般来说古代遭遇冤案申诉的渠道大概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影视作品中所演的告御状。顾名思义就是当众拦截皇帝的车架伸冤。当然了这种方法首先是机会难得,毕竟皇帝可不常见。其次危险系数很高,在古代冲撞了皇帝的车架可是重罪。真要碰上皇帝较真儿,可能直接就把你杀死了,这个时候告不告御状就已经不重要了。当然了,如果你是特别重大的冤案,也可以尝试一下,兴许也有搏一把的机会。

第二种方式就是陈情上表,这种方法事实上也属于告御状。但这种告御状的方式危险系数比较低。含冤之人可以直接写诉状给皇帝或者某些大官。皇帝看到的机会几乎等于没有,但朝廷大员看到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当然了,这也有一个大前提,前提就是看到陈情表的官员是一个好官。否则陈情上表也不过是无用之举。这种方式胜在风险小,但成功率不高,且耗时很长,还的碰运气。

古代击鼓鸣冤是真的吗 喊冤的方式有哪些 - 3

第三种方式就是击打登闻鼓了。登闻鼓,是中国封建时代于朝堂外悬鼓,以使有冤抑或急案者击鼓上闻,从而成立诉讼。登闻鼓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历朝历代也有规定,登闻鼓响,官员必须处理案件。当然了,登闻鼓不仅衙门中有,皇宫也有。其设立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可以有一个直面皇帝的“绿色通道”。但击打登闻鼓的代价也很大,如果没事找事很可能就是死罪。宋朝和明朝时期,有明确规定,凡击登闻鼓,皇帝不管在干什么,都必须上朝,历史上登闻鼓起到重要作用的事例。登闻鼓有专门的官吏看守,遇有击鼓者需立即受理或上报。据史书记载于周朝就设有登闻鼓,当时称作“路鼓”。具体是不是一回事就不得而知了。

两宋时期,当犯人不服判决临刑称冤或家属代为申冤时,则改由另一个司法机关重审或监司另派官员复审。按照法律规定,翻异可三至五次。宋朝这种制度非常的人性化,同时也是宋朝统治者慎刑精神的表现。犯人只要有冤屈就可以直接申诉,不需要自己找门路上访。宋朝的这种刑勘制度,在中国古代也算是头一份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