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0.0°C-12.0°C
澳元 : 人民币=4.83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2021-10-28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平原君身为赵氏贵族,任赵国之相,又门客众多,在赵国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在很多事上极大地影响了赵国的命运。

此外,平原君在七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可谓贤名远扬。

《战国策》从军政、外交以及封赏之权三个方面突出了平原君位高权重的形象;又通过范雎、鲁仲连、辛垣衍等人之口塑造了平原君贤名远播的形象。在具体描写中,《战国策》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并行,塑造了平原君权重名高的政治形象。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 1

一、位高权重

商鞅变法基本革除了秦国贵族政治的痕迹,此后,秦国官僚政治逐渐发展起来。赵国则不然,直至赵武灵王时期,

贵族政治仍在赵国占据重要地位。

据《史记》记载,赵武灵王在推行胡服骑射政策之时,遭到以公子成为代表的贵族集团的反对,武灵王不得不亲自出马说服公子成等人,在获得贵族集团的支持之后,胡服骑射才得以顺利推行,

贵族集团在赵国的政治影响力,至此可见一斑。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 2

此外,平原君之客公孙龙曾对平原君说:“王举君而相赵者,非以君之智能为赵国无有也。割东武城而封君者,

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故也。”

言下之意,平原君相赵封君所倚仗的是贵族公子的身份。凡此种种,均能见出贵族政治的痕迹。因此,身为赵氏贵族的平原君,在出任赵相之时,

毫无疑问地拥有赵国之相的尊荣与实权。

从《战国策》对平原君的记载来看,平原君在本国的军政、外交以及封赏之事上均有一定的话语权。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 3

1.军政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平原君在赵国祭祀方面的影响力尚且不得而知,但他在赵国的军政之事上的确深受赵王信任。

《赵策》曾记载平原君向冯忌请教攻打燕国的问题

平原君请冯忌曰:“吾欲北伐上党,出兵攻燕,何如?”虽然平原君听取冯亭的建议,并未出兵,但从他的询问中,

我们可以知道,他对赵国的军事是有一定决策权的。

如果说,平原君在赵国军政上的影响力在上述记载中还较为隐晦,那么,

在主张接收韩上党以及拒燕之战等事上,

《战国策》切切实实地展示了平原君对赵国政治和军事的影响力。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 4

据《赵策》记载,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白起攻韩,韩欲献上党媾和,此时,上党守冯亭派使者向赵孝成王表示愿献上党于赵,

孝成王想要接收上党之地,但又有所犹豫,于是招平原君等人商议。

(王)曰:“韩不能守上党,今其守以与寡人,有城市之邑七十。”二人对曰:

“用兵逾年,未见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

(王)乃使赵胜往受地。

这段材料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些信息:其一,平原君作为赵氏贵族的一员,对赵国的重大事件的决策有一定话语权;其二,平原君深受孝成王的信任,

不仅能够影响君王的决策,更身负重任,

作为使者前与冯亭交涉。这充分显示了平原君在赵国的权势和地位。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 5

此外,燕国攻赵,平原君向赵王建议割地给齐国以换取齐国安平君为将,率赵兵抵御燕国的入侵。尽管平原君的提议会让赵国蒙受一定的损失,并且有诸多不妥之处,赵王还是采纳了平原君的建议,割济东三城给齐国,以求得齐安平君为将。

《孙子兵法》有言:“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从此话中可以见出将领对国家的重要性,赵王因为平原君的推荐,毅然将赵国军队交到齐国安平君的手上,

可见平原君对赵国军事的影响力之大。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此言充分强调了战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平原君作为赵国之相,在赵国的军政之事上有极大的话语权,

的确是名副其实的一国之相。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 6

2.外交

战国之际,七国形势瞬息万变,合纵连横之事不绝,因此,《战国策》中,记录各国之间交往的篇章亦不在少数。据《赵策》记载:“魏使人因平原君请从于赵。三言之,赵王不听。

出遇虞卿曰:‘为入必语从。’”

魏国想要联赵,派人通过平原君向赵王请求合纵,单就这一点,便可以见出平原君在赵国外交上的重要地位。在遭到赵王拒绝之后,平原君仍叮嘱虞卿说服赵王与魏联合,间接参与赵魏两国合纵之事。

此外,《赵策》又载,赵接收韩上党之城,

秦国不快,派兵攻赵,平原君派人向魏国求援:“秦攻赵,平原君使人请救于魏。”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 7

赵国邯郸被围,国家危在旦夕,此时,平原君展示出强大的外交能力,向魏国求援。魏王畏惧秦国的势力,明面上答应出兵援赵,但暗暗拖延行军速度,并且派遣新垣衍潜入邯郸,

想要平原君说服赵王尊秦为帝,以解邯郸之围。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 8

平原君深感事关重大,因此有所犹豫。战国后期,秦、楚实力强大,故刘向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之说。魏王想要平原君说服赵王尊秦为敌,这无疑是改变了赵国以往合纵的立场,如此大事,魏王亦先派人向平原君说明,可以说是十分重视平原君在赵国外交上的影响力了。最终,魏信陵君无忌出于政治大势等考量,毅然联赵抗秦,成功解除了赵国的危机。

正面描写之外,《战国策》又从侧面展示了平原君在赵国外交上的影响力。据《韩策》记载,有人向韩相国进言,告知韩国之所以为秦国所恶,是因为亲近平原君:

“今君以所事善平原君者,为恶于秦也;

而善平原君乃所以恶于秦也。愿君之熟计之也。”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 9

秦国厌恶韩国的真实原因暂不可知,但仅仅由于韩相国与平原君关系友好便厌恶韩相国,未免太过牵强。联系战国时代的背景,可以想见,秦国的喜恶极有可能涉及国家利益,而此人的话间接证明了平原君在韩赵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秦国对平原君的忌惮和孤立政策,

侧面显示了平原君的外交影响力。

3.封赏

战国之际,封君制作为一种新的奖励军功和皇亲国戚的制度,逐渐兴起。杨宽在《战国史》中提到,封君在其封邑之内,仅享有征收租税的特权,

赵、秦等国封君的政治、军务均由国君统一派遣的“相”管理,

封君无权干涉。但《战国策》中却记载有平原君欲封鲁仲连事:“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 10

秦围赵之邯郸,平原君求救于魏,魏派人出使赵国,想要平原君说服赵王尊秦为帝,

鲁仲连听闻此事,为平原君责退了魏国使者,缓解了邯郸的危机。

平原君在秦国退兵之后想要封赏鲁仲连,为其所拒。虽然鲁仲连拒绝了平原君的封赏,但我们仍旧可以从这里看出,平原君是持有封赏之权的,不管他是以自己的名义还是以赵国的名义封赏鲁仲连,总之,平原君的权力是很大的。

赵国贵族集团根深蒂固,政治影响力极大,平原君作为赵氏贵族的一员,

身任赵国之相,集军政、外交、封赏之权于一体,

说他位高权重,毫不为过。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 11

二、贤名远扬

应侯范雎曾说,“平原君子以贤,显名于天下。”虽然他本人不以为然,但范雎此言从侧面透露出了平原君在七国的声誉。最能体现平原君贤能的事件,

当属平原君竭力奔走,解赵邯郸之围一事。

赵邯郸被围,魏王使辛垣衍令平原君说服赵王尊秦为帝,适逢鲁仲连游于赵,见到了犹豫不决的平原君,询问他的决定,平原君说赵国处境艰难,百万之军折于外,

都城邯郸困于内,又有魏使令赵帝秦,自己不敢决定此事。

鲁仲连对平原君的回答十分失望,说:“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鲁仲连说刚开始以为平原君是天下有名的贤能公子,今日才知道并非如此。不管鲁仲连此言是出于刺激平原君亦或是当时的真实感受,

他以往对平原君的“误判”从侧面表露了平原君当时在七国的声名。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 12

接下来,通过平原君的引荐,鲁仲连成功见到了新垣衍。辛垣衍曰:“吾视居北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新垣衍以为,如今被困邯郸城中的人,

均是因为有求于平原君。新垣衍的话也向我们传递了两个信息。

其一:平原君权势煊赫,也许能满足邯郸城中被围之人的心愿,因此这些人怀抱希望,始终没有离开;其二,秦王兵临城下,城中的人仍对平原君抱有希望,交付信任,

表明平原君在他们心中素有威望,这使他们一直留在围城之中。

不管如何,均体现了平原君素日的声望。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 13

除了正面描写平原君的贤名,《战国策》还通过秦王这一敌对国之主对平原君的态度反衬了平原君的贤能:“或谓韩相国曰:‘今君以所事善平原君者,为恶于秦也;而善平原君乃所以恶于秦也。愿君之熟计之也。’”有人对韩相国说,你因为为秦所恶而与平原君交好,但与平原君交好正是你为秦所恶的原因。

因为韩相国与平原君交好而对韩相国产生了厌恶,秦王对平原君可以说是极度厌恶了。而秦王厌恶平原君的原因,据他自己说是:“(秦王)曰:‘赵豹、平原君,数欺弄寡人。赵能杀此二人,则可。若不能杀,请今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

秦王称平原君多次欺骗耍弄自己,要求赵王杀了平原君。

赵王当然不可能因为秦王的这几句话便杀了平原君,于是秦王退而求其次:“秦王曰:‘诺。勿使从政。’谅毅曰:‘敝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诲,

以恶大国,请黜之,勿使与政事,以称大国。’

秦王乃喜,受其弊而厚遇之。”秦王兜兜转转,最后要求赵王罢黜平原君的职位,不要让平原君参与政事,从中可以见出秦王对平原君的忌惮。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 14

如此看来,秦王因为韩相国与平原君交好而厌弃韩相国的一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从战国并大兼小的环境以及二国的历史渊源、现实处境来看,韩相国与平原君交好恐怕不仅是二人的私交,极有可能涉及两国之间合纵抗秦之事,

秦王对平原君无比忌惮,乃至于厌恶与平原君交好的韩相国。

三、总结

总之,平原君作为赵国之相,无疑是成功的。作为赵氏贵族的一员,平原君位尊权重,对赵国的军政、外交都有一定影响力,在封赏有功之士方面,也有一定的权力。

他本人也不负众望,名盛于七国。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政治地位到底有多高? - 15

《战国策》通过游赵的谋士鲁仲连以及与赵国交好的魏国之口完成了对平原君的贤能形象地塑造,更通过赵国最大的敌对国统治者——秦王对平原君的态度,

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平原君这一形象。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并行,

直接或间接地塑造了平原君位高权重、贤名远扬的政治形象。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