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3日 7.0°C-11.9°C
澳元 : 人民币=4.85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秦国军爵制的幻觉:披着平等外衣的不平等游戏

2021-11-09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成为小炒特别读者

秦国军爵制的幻觉:披着平等外衣的不平等游戏 - 1

在很多人看来,秦统一六国,是一场制度的胜利,是先进战胜落后。其中一个证据就是,秦国用军功爵制代替血统贵族制,平民通过上阵杀敌的军功,就能升官发财、拜将封侯,而在六国,以出身论英雄,平民没有上升通道。

所以,秦国实现了平等,每个人只要付出心血与努力,就会有出头之日,秦国的胜利,是平民的胜利。

小炒一直也这么认为,直到最近读了刘三解编撰的《秦砖》,才知道,

自己又被胜利者书写的历史骗了

1

平民授爵的上限

商鞅为秦国建立了“二十级军功爵制”,分别为:

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秦国的官职,由低到高分为

士爵、大夫爵、卿爵、侯爵四级

。第一级“公士”到第四级“不更”为士爵,第五级“大夫”到第九级“五大夫”为大夫爵,第十级“左庶长”到第十八级“大庶长”为卿爵,最后两个为侯爵。

秦国军爵制的幻觉:披着平等外衣的不平等游戏 - 2

很多人认为,士兵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不设限,士爵、大夫爵、卿爵都能获得,平民封候拜将不再是妄想。

这是不对的。平民通过砍人就能获得的爵位,

最高是士爵的第四级“

不更

(也就是兵马俑里战车上三人中带冠的那个),

大夫爵、卿爵、侯爵

是痴心妄想。

关于砍一颗首级升一级,《商君书·境内》有记载:

“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

《韩非子·定法》也有类似记载:

“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秦国军爵制的幻觉:披着平等外衣的不平等游戏 - 3

但是,到了第五级“大夫”就不一样了。

《商君书》详细记载了5个大夫爵的爵位升迁,以及11个卿爵的爵位升迁,

但全篇自始至终没有提到“不更”可以升为“大夫”

按照秦律,一个士兵斩获敌人“爵首”一个升一级,斩获4个就能升到“不更”,但是,斩获5个时,没有说升到更高级别,而是

额外奖赏五户人的仆人

也就是说,公士、上造、簪袅、不更这四个士爵的爵位,是平民通过砍人所能获得的全部爵位了。

到了大夫爵的最低级“大夫”,就不是砍人就能获得的

《二年律令·捕律》明确规定:

“其斩一人若爵过大夫及不当拜爵者,皆购之如律。”

若授爵超过“大夫”或达不到授爵条件的,剩余部分都按照律法用钱抵偿。

也就是说,

砍人授爵不得超过“大夫”,超出的部分用金钱补偿

。不仅如此,干脆直接规定,“大夫”去亲自砍人,是犯法的。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规定:

“故大夫斩首者,迁。”

大夫去砍人邀功,就流放

所以,

平民通过砍人,只能达到士爵,“不更”就是上限

。想通过砍人从士爵突破到大夫爵,已经不可能了。至于更往上的卿爵、侯爵,直接对他们钉上了钢板。

2

军功授爵有多难?

平民的“斩首功”,可不是你砍多少人头,就给你授什么爵位,附加条件多着呢。

原则之一,《商君书·境内》“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对首级是有要求的,必须是“爵首”,也就是“甲士”(

敌军的军官

)一个首级,死者必须是敌国军队中有爵位的人物,

庶人、奴隶、刑徒的头颅根本就不算数

所以,与秦军作战,那些有爵位的军官们是瑟瑟发抖,是一群妖精眼中的唐僧肉。但是,有爵位的军官,一是人数少,二是属于重点保护对象,斩杀难度大大高于普通士兵。

原则之二,赏罚并行。秦国军队以“

”为基本战斗单位,五人协同作战,《商君书·境内》规定,一伍之中如有一人战死,其余四人即获罪。将功折罪的唯一方法是杀敌:一人战死,须杀敌一人;二人战死,须杀敌二人。被杀者不要求有爵位,普通士兵就可以。

而且,“

五人为伍,一人逃而斩其四人

”,只要有一人当了逃兵,其余四人就会被斩首。

所以秦国战士要想得到"斩一首爵一级"的奖赏,前提条件是

斩杀敌人的数量大于己方死亡人数,以及无逃兵。

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交战双方的武器装备相差无几,又是近身肉搏战,士兵只能靠拼命和老天眷顾,才能达到申请赏赐的条件。

原则之三,授爵有上限。“

爵毋过三级

”,一个无爵位的普通士兵,在一场战争中砍再多脑袋,也只能获得士爵的第三级“簪袅”(也就是兵马俑里战车上那三人之一)。

所以,你就能明白,一个平名士兵,要在战场上通过军功获得爵位,实在是九死一生,简直是

祖坟冒青烟

秦国军爵制的幻觉:披着平等外衣的不平等游戏 - 4

那么,现在一个平名士兵十分幸运地得到了一个爵位(士爵),在以后的战争中该怎么升迁呢?除了像上文所说的传统方法“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外,还有另外一个渠道。《商君书·境内》有记载:

“五十为一屯长,百人一将。其战,百将、屯长不得,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将、屯长皆赐爵一级。”

屯长、百将的升迁指标改成了“

团队奖

”,要团队斩首33颗才算达标。但是,这33人必须是减去自身军队伤亡后多出的数据,

当然被杀者不要求有爵位,普通士兵就可以

刘三解在《秦砖》中认为,担任屯长、百将的,

完全可能只有“公士”

(士爵级别最低的那个)。也有很多人认为屯长是“簪袅”(士爵的第三级)、百将是“不更”(士爵的第四级,最高级别)。

相较于“得爵首”,这个升迁方式有多难呢?33人相当于己方兵马的1/3,在一场血战中,假设己方损失1/3,那么就得斩杀相当于己方兵马2/3以上的敌军。而且,这些平民出身的人要当指挥官指挥战斗,本就有点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因此,在那个短兵相接、甚至贴身肉搏的时代,要获得这样的战绩,不说难于上青天,至少也是蜀道难了。

最恶心的是,这个团队奖还还有一个苛刻条件:“百将、屯长不得,斩首”。

指挥者如果没有斩获敌人首级,回来后就要被处以死刑

。也就是说,不管指挥的团队战绩如何,指挥官没能获得敌人首级,就是“一票否决”了。

获得士爵的这些平民士兵,觉得斩获敌人军官首级的难度太大,担心没了性命,就想走“团队奖”的方式,但是,也是巨难,而且要冒着判死刑的风险。这就好比,两个随便怎么选,都是坑。

无论是事实,还是后人的记载,

一个平民出身的秦国士兵,当上“不更”已经是上限

。由于秦国赏罚并行,不仅有严格的赏赐制度,也有严格的惩罚制度,他们当上士爵的四个爵位中任何一个,

能活着、不降级

,已属于万幸中的万幸。

3

高级爵位的玩法

秦国的军功爵分为

士爵、大夫爵、卿爵、侯爵四级,

平民只能在士爵中玩来玩去,另外三个爵级与平民几乎无关,那是另一套玩法。

先说大夫爵,有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五个爵位。最低级的大夫,既然平民士兵几乎不可能通过斩首军功升迁至大夫,那么,大夫都是些什么人呢?

刘三解在《秦转》中指出,

商鞅变法后,秦国“集小乡邑聚为县”,由秦王任命专人管理,原来的那些“县长”“乡长”“镇长”等基层干部失去了职位,这些下岗的人必须得到安置,否则就是动乱之源,直接动摇秦国的统治根基,他们的去处就是“

爵为大夫

”。

秦国在大夫爵设置了4到5个爵位,

这些基层干部自动成为最低级的“大夫”爵位,通过战功往上升迁

也就是,在军功爵制下,这些基层干部的起点,就是平名士兵一生望尘莫及的“大夫”,

别人的起点就是你的终点

秦国军爵制的幻觉:披着平等外衣的不平等游戏 - 5

前文说过了,大夫不能亲自上阵斩首。其爵位升迁只有全军“

团队奖

”的机会。标准是:“

能攻城围邑斩首八千已上,野战斩首二千

”。并非自己带兵要斩首这么多人,而是自己参加的军队所斩首的人数。

而且,他们的奖励可宽厚了。

其一,士爵只是赏赐田宅,但大夫爵“税邑三百家”,受封300户的租税。也就是说,不需要自己种地,可以当“包租公”了。

其二,他们可以不选择军功爵制的升迁,去往另外两个就处:“爵吏而为县尉”,去当县里的军队一把手,还有6位仆人和5600钱的物质奖励;“爵大夫而为国治,就为(官)大夫”,可以去担任治理国家的“大夫”,弃军从政,成为国家储备干部。这两个选择,都可以让他们不再冒着生命危险上战场。

但是,

当他们升到五大夫时,就不能往上升了

。“爵五大夫,有税邑六百家者,受客”,爵位没有升迁,只是增加了税邑户数和允许“受客”(养门客)。

卿爵的最低爵位是左庶长,《商君书》全文都没有提及五大夫如何升为左庶长。也就是说,

从大夫爵跨越到卿爵,路子基本被堵死了

秦国军爵制的幻觉:披着平等外衣的不平等游戏 - 6

卿爵一共9个爵位,这些都是给上层的达官显贵准备的。除了极少数秦王赏识的六国游士(客卿),卿爵几乎不对外人开放,

是传统贵族的自留地

白起的起点就是左庶长、樗里疾(秦惠文王的弟弟)的起点是右更。

他们一上来就是顶配。

升迁速度也不一样,同样是“能攻城围邑斩首八千已上,野战斩首二千”的全军团队奖,士爵和大夫爵只能升一级,

卿爵能升三级

,“大将、御、参皆赐爵三级”。

新城之战,白起连升两级,至“左更”;伊阙之战,连升四级,至“大上造”。

至于

侯爵

,那只是皇族之物,别人不得沾染,即便是白起,也未曾获得。

由此可见,军功爵制并非一视同仁的公平制度,战功只是一部分,

身份血统才是先决条件

不同的身份爵位,处于不同的游戏规则

士爵、大夫爵、卿爵、侯爵这四级军功爵,彼此泾渭分明,游戏规则和玩游戏的人根本就没有重合之处,压根就不是在同一个世界玩。

4

士爵没跃过龙门

前面已多次讲过,平民通过砍人能获得的全部爵位,都是

士爵

但士爵并不算体制内人士。

岳麓书院秦简《戍律》有记载,如果修城墙的邢徒和奴隶人数不够,可以征发

公士

、公卒、士伍。“公士”,是士爵的最低级爵位,作为军功爵的爵位,居然还能被强制征用去搬砖。

《商君书·境内》有记载:

“爵自二级以上至不更,命曰卒。”

爵位从第二级“上造“到第四级“不更”都是”卒“。

大家熟知的陈胜吴广,《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

屯长

。”在秦国军爵制里,屯长掌管着50人的团队,至少是“公士”(最低级)或“簪袅”(第三级)。陈胜吴广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获得士爵,但一旦国家需要,他们还是结结实实被扔回底层,成为被征发的“炮灰”。

种种事实都意味着,在秦国,

士爵不是特权阶级

,而是与“公卒”一样统称为“卒”,

终究只是经济条件稍微好点的良民,

连体制的门槛都没摸到。

秦国军爵制的幻觉:披着平等外衣的不平等游戏 - 7

士爵最高级别的“不更”,只是免除了更役,依然要自己种地和服役,而大夫爵普遍都有有300户的税邑,俨然一个小领主,还能作为国家储备干部。

但偏偏“不更”几乎不可能升迁至“大夫”,士爵与大夫爵是隔绝的,至于卿爵和侯爵,与士爵更是天壤之别。

在升迁上,前文有说过,大军若能获得“

能攻城围邑斩首八千已上,野战斩首二千

”的战绩,会对全军嘉奖授爵。但是,只针对“

行间之吏也

”,也就是说,

只有体制内人士

,才有资格参与全军“团队奖”。平民士兵,只有老老实实砍人的华山一条路,那些军功福利想想就好,别当真。

这些都意味着,平民豁出命去搏出位,也不过是赚点小钱的“生意人”而已,赵家的大门还是紧闭着。

小结

秦国军爵制的幻觉:披着平等外衣的不平等游戏 - 8

秦国的军功爵制,并非打破一个旧世界,而是用军功和平赎买了原有的身份等级,对他们而言,

只是考核标准不一样了,但考核体系完整继承了变法之前的身份血统

。因此军功爵不是一个公正的扁平化制度,而是分割成士爵、大夫爵、卿爵、侯爵四个彼此隔绝的独立板块,各自玩各自的,血统身份始终是难以逾越的高墙。

它依然是旧世界的延续

,是一套严格的身份体系,绝不是“鲤鱼跃龙门”的公平制度。

最大的不同在于,军功成为最大甚至唯一的考核标准,上至显贵,下至平民,无不卷入到战争洪流中,几年不打仗,全国人民都不同意。

所以《商君书》记载,“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一个想控制战争的国家,被战争反控制。

很多人这样形容周星驰的电影:

看着像喜剧,其实是悲剧,笑着笑着就哭了

。这样形容秦国也很合适。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