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7.9°C-10.8°C
澳元 : 人民币=4.83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英特尔欲借堆叠叉片式晶体管技术 实现亚3nm芯片制造

2022-01-25 来源: cnBeta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英特尔欲借堆叠叉片式晶体管技术 实现亚3nm芯片制造 - 1

环栅(Gate-All-Around)晶体管或是英特尔延续摩尔定律的一个关键

为了应对AMD锐龙 CPU 竞品在台式机市场的大翻盘,英特尔正借 12 代 Alder Lake 处理器终结这一局面。炒作之余,英特尔仍需一些时日来重新摘取芯片制造的王冠。

过去几月,该公司陆续公布了多项新工艺和封装技术。其中包括新型 3D 晶体管、Foveros 封装 / 逻辑集成、以及 EMIB 嵌入式多芯片互联桥接等。

最新曝光的专利文档表明,英特尔正在酝酿所谓的“堆叠叉片式晶体管”新技术,且有望成为在 3nm 以下工艺节点有效延续“摩尔定律”的一个关键。

英特尔欲借堆叠叉片式晶体管技术 实现亚3nm芯片制造 - 2

专利本身为提及任何有关“功率性能面积”(PPA)改进的声明,但确实揭示了英特尔如何设想一种垂直堆叠的 CMOS 架构。

简而言之,该机构可在未来设计中实现更高的晶体管密度。然而在制造复杂性上,它也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英特尔指出,想要进一步缩小晶体管的话,需在半导体堆叠时将特征尺寸最小化、以及相关特征间距上予以权衡。

英特尔欲借堆叠叉片式晶体管技术 实现亚3nm芯片制造 - 3

据悉,英特尔正在探索所谓“纳米带”(Nanoribbon)晶体管的概念,特点是能够作为介电分离层的锗薄膜的相互堆叠。

如此一来,该公司便能够将 PMOS 和 NMOS 晶体管更紧密地封装到一起,而不会影响它们的运行。

如若一切顺利,此举有望让基础 CMOS 器件的占地面积至少减半,从而让未来集成电路的密度轻松翻倍。

正如 Tom's Hardware 指出的那样,比利时一支名叫 Imec 的研究团队,也探索了一个类似的“互补场效应晶体管”(简称 CFET)的概念,并在 2nm 工艺节点上开展了模拟。

英特尔欲借堆叠叉片式晶体管技术 实现亚3nm芯片制造 - 4

结果显示,与传统纳米片设计相比,其速度提升了 10% / 能效提升了 24%,同时单元面积减少了 20%、可将 CPU 缓存的占用空间大减 30% 。

Imec 的这项研究,可追溯到 2019 年。且其制造的组件,并非完全由纳米片 / 纳米带晶体管制成。

相反,它们是由底部的 FinFET 层 + 顶部的单层纳米片制成,因而英特尔的新版本完全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为参考,台积电声称其即将推出的 3nm 工艺节点可较 5nm 带来 10~15% 的性能提升 / 高达 30% 的能效改进,CPU 内核逻辑 / SRAM 密度也可提升 70% / 20% 。

访问购买页面:

英特尔旗舰店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