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6日 12.4°C-14.8°C
澳元 : 人民币=4.85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致死率超50%!请注意预防二次原发肿瘤!—抗癌管家

2022-01-28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如果说罹患一次癌症是不幸,那罹患第二次癌症,反而是“有迹可循”。

2020年9月18日,时任美国大法官的鲁斯·巴德·金斯伯格去世。在她87年的人生中,曾于1999年确诊结肠癌癌、于2009年确诊胰腺癌、于2018年确诊肺癌,最后死于胰腺癌引发的并发症。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任大法官,在事业上无疑是幸运的,而罹患多种癌症的她在健康上却又是不幸的。而这种多种癌症并发在一个人身上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二次原发肿瘤”。

致死率超50%!请注意预防二次原发肿瘤!—抗癌管家 - 1

什么是二次原发肿瘤?

癌症患者再次得癌的现象被称之为二次原发肿瘤,和复发转移不一样,二次原发肿瘤指的是得过一次肿瘤以后,再次得了“全新”的肿瘤。

这种肿瘤和之前的肿瘤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既可以发生在相同器官,也可也发生在不同的器官。

举个例子

如果把第一次肿瘤比作农田中的一株杂草的话,那二次肿瘤就是在这篇农田中又出现了一株杂草。虽然都是杂草,但是这两株杂草没有任何关系。

在二次癌症排行榜中,最普遍的是肺癌(18%)、结直肠癌(12%)、前列腺癌(9%)和膀胱癌(8%)[1]。

也就是说,对于一位肺癌患者来讲,他是有一定可能再患有肝癌、结肠癌等其他癌症的。

这些二次原发肿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而且致死率很高,超过半数(55%)的患者会死于二次原发肿瘤,而死于首发肿瘤的患者仅占13%[1]。

为什么会出现二次原发肿瘤?

基因突变

癌症的本质是基因突变导致的正常细胞的异常分裂,导致细胞无限繁殖,进而引起癌症。

如EGFR突变属于上皮细胞突变,不仅会导致非小细胞肺癌,还会导致乳腺癌、宫颈癌、胃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

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本身就是诱发肿瘤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患者在不良的生活因素的影响下不幸患癌,之后却没改掉这种不良因素,就容易引发二次原发肿瘤。

年龄

众所周知,成年人的免疫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年龄越大,免疫功能就越低,就容易患各种癌症。

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2]。

此外,一个细胞想要从正常的细胞发生成癌细胞, 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往往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可能长达20-30年,这就导致年轻时接触到的很多致癌因素在很久以后才转变成癌症。

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就导致年龄越大,其患癌症的风险也就会越高,而且这种患癌风险不仅限于单个癌症,还包括多种癌症。

如何预防出现二次原发肿瘤?

二次肿瘤固然可怕,但是只要我们合理应对,积极处理,是可以很好预防的。

01 定期体检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除了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按时复查以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全身体检,以便能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及时处理,往往对身体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复查频率

建议肿瘤患者的复查频率[3]:

术后2年,一般每3个月随访1次;

术后3~5年,每6个月随访1次;

术后5年以上:每1年随访一次,直至终身。

0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食方面:应该戒烟限酒,不吃烧烤腌制等不健康的食物,少盐少糖,不乱吃保健品,多吃瓜果蔬菜,保持均衡膳食,合理营养。

生活方面:避免久坐、久卧,不熬夜,早睡早起,可以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以增强免疫力等。

03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情

癌症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心理因素起到重要作用。医学家认为负性生活事件是诱发癌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情

首先我们应该直面癌症,学习一些癌症知识,改变自己原先的习惯看法和陈旧观念,明白癌症不是不可战胜的。

其次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多参加一些群体活动或者康复社区活动,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事实上,二次原发肿瘤和首次肿瘤并没有什么治疗上的差异, 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出现二次原发肿瘤后,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往往也能起到非常优异的效果。

“多癌”不可怕,只要合理应对,总能战胜它们。

总的来说,二次原发肿瘤和首次肿瘤相比,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又有一些不同。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就能更好的预防二次肿瘤的发生。此外,如果不幸患上了二次原发肿瘤,也不用恐慌,只要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终能战胜它们!

本文转自肺癌康复圈(由“抗癌管家网站-康爱管家”转载分享)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