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8.4°C-10.9°C
澳元 : 人民币=4.81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南朝齐与梁同宗同姓,为何国号却发生了改变

2022-03-04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为了给自身正统寻求合适的法理依据,古代政权的创立者经常会“寻根问祖”。正如《三十六计》第十四计“借尸还魂”按语所云:“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魂之意也。”意思是说,王朝更替、政权嬗代之际,总有人愿意抬出某位“莫须有”的祖先,以表示自身上位的名正言顺。

且不提曹操自诩为曹参之后、李唐王室追老子李耳为先祖,就连陈胜也知道:打着项燕名义行事,才更易得到楚人拥戴。但少年英明的梁武帝萧衍,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尽管南朝梁与齐同宗同姓,可萧衍在登基后,非但没有继承萧氏之“齐”,反而将国号改为了“梁”。

那么,萧衍为何不借助齐朝名义来巩固自身政权呢?

南朝齐与梁同宗同姓,为何国号却发生了改变 - 1

上图_ 《梁书》是唐初姚察、姚思廉撰纪传体史书

一、萧衍的称帝道路

梁武帝名萧衍,出身于兰陵萧氏。根据《梁书》与《南齐书》的记载,齐梁二朝皆为西汉名相萧何之后(实为攀附,可信度不高)。《梁书·武帝纪》云:“道赐生皇考讳顺之,齐高帝族弟也。”梁武帝萧衍之父萧顺之与齐高帝萧道成,都是萧整玄孙,二人是刚出五服的族兄弟。

由此可见,萧衍在覆灭齐朝后,可以用萧氏宗亲的名义延续齐朝国祚,并不需要更改国号。但萧衍的称帝道路,却沿袭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流行的禅让制,于是他直接沿用了称帝前的封号——梁。

南朝齐与梁同宗同姓,为何国号却发生了改变 - 2

上图_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梁纪一》说:“齐宣德太后诏萧衍自建安郡公进爵梁公,衍志也。寻进爵为王,寻受齐禅,国因号曰梁。”萧衍进梁公、加九锡之礼,又封梁王。因此,他接受齐和帝萧宝融禅位后,可以“名正言顺”登基称帝,沿袭“梁”之国号。

不过,萧衍继承自己的“封号”建立梁朝,看似无从更改,实则却是他本人的选择。胡三省所云“衍志也”,即指宣德太后所诏之“梁”,乃遵循萧衍之意。参见于《南史·梁武帝纪》:“宣德皇后令追废涪陵王为东昏侯,授帝中书监、大司马、录尚书、骠骑大将军、都督……黄钺、侍中、征讨诸军事并如故。”

萧衍借宣德太后之诏进封梁公,与司马氏假借郭太后诏令擅废曹芳、弑杀曹髦二事如出一辙。“吉祥物”太后所诏,确系萧衍所愿。看来,萧衍早有再造乾坤之意,而他之所以如此,盖因南齐萧氏早已声名狼藉。

南朝齐与梁同宗同姓,为何国号却发生了改变 - 3

上图_ 齐高帝萧道成(427年—482年4月11日),字绍伯,小字斗将,南朝齐开国皇帝

二、南齐的自取灭亡

齐高帝、齐武帝在位期间,政局较为稳定、清明,一度出现过“永明之治”。然萧鸾夺取帝位后,因猜忌之心日益严重,遂对高帝、武帝子孙及宗室、功勋进行残酷杀戮。萧鸾临终前,又云“做事不可在人后”,以致于其子萧宝卷(东昏侯)继位后,仍是滥杀朝臣,引起民愤。

于是乎,在萧鸾、萧宝卷父子在位期间,南齐王室的风评与日俱下。再加上萧诞、萧湛、萧毅等人的接连遇害,让不少功勋、宗室人人自危,“多不自安”。在此情形之下,始安王萧遥光、江州刺史陈显达、平西将军崔慧景等人相继起兵作乱,南齐王朝的稳定政局,也因此陷入了四处平叛的泥沼中。

南朝齐与梁同宗同姓,为何国号却发生了改变 - 4

上图_ 南齐(479年~502年),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

永元二年(500年),萧衍之兄萧懿为萧宝卷赐死,其弟萧融亦同时遇害。萧衍悲痛之余,也借此机会起兵,在雍州军事集团与荆州士民的支持下,萧衍终究取得王鼎。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从龙功臣中,除了萧衍旧部与流民首领外,来自荆、雍一带的次等士族反而占据主要力量;反观王谢等高门士族,却鲜少参与此事。

这便意味着,以武勇起家的萧衍,并不受高门士族看重。这种现象绝非偶然:昔年会稽太守王敬则起兵,欲与女婿谢眺勾连,结果谢眺回头便向齐明帝告发了此事。王敬则兵败后,谢眺因功升任尚书吏部郎。此事,足见王谢高门以利为先的处事原则。

须知,兰陵萧氏后来虽与王、谢、袁三姓齐名,但它主要是靠齐梁两朝的帝胄之身;在萧衍起兵之初,南齐王室名声欠佳,而他自己也是以勇武发家,故而高门士族不对他进行“投资”,倒也理所当然。这正是萧衍直接从雍州出兵,并未策反京都朝臣的主要原因。

南朝齐与梁同宗同姓,为何国号却发生了改变 - 5

上图_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字叔达

综上,不难总结出萧衍更改国号的主要原因:

一来,萧鸾与萧宝卷这对“奇葩”父子滥杀无辜、倒行逆施,此举不仅引起诸多朝臣的不满,也严重影响到了南齐萧氏的名声。

二来,高门士族的冷眼旁观,让萧衍生出了另起炉灶的打算。他得雍、荆次等士族帮助,方才通过武力建立新朝;彼时,萧衍若要与前朝萧氏区分开来,自然要培养自己的班底。

话说回来,梁武帝这个开国皇帝,也比齐x帝更加威风。虽说一笔写不出两个“萧”字来,但萧衍之父萧顺之既然与齐高帝萧道成是同辈关系,那萧衍若延续齐国国祚,他又该排在谁的世系之后呢?

南朝齐与梁同宗同姓,为何国号却发生了改变 - 6

上图_ 梁朝(南朝梁)版图

三、为什么选“梁”这个国号?

言至于此,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探讨:萧衍为何要选择“梁”字作为国号?

据《南史·陶弘景列传》记载:“齐末为歌曰:‘水丑木’为‘梁’字。及梁武兵至新林,遣弟子戴猛之假道奉表。及闻议禅代,弘景援引图谶,数处皆成‘梁’字,令弟子进之。”

这里解释了“梁”字的来源。萧衍受封之际,“未知建国之号”,道教大师陶弘景借流传“谶语”为其献上“梁”字。萧衍虽以“菩萨皇帝”而闻名后世,但其家世也向来信仰道教,是以他对“梁”字欣然采纳。这也符合了国号选取的一个原则:应谶。值得一提的是,齐朝国号的选择,也是应了“金刀利刃齐刈之”的谶语。

南朝齐与梁同宗同姓,为何国号却发生了改变 - 7

上图_ 萧衍舍身同泰寺图

此外,胡阿祥教授还有另一种解释:“梁”为“用木跨水”的桥,可引申为“延伸”之意。萧衍虽覆齐建梁,但兰陵萧氏仍为一家,说明梁朝还有“延续齐朝”的意思,此之谓“今日虽是革代,情同一家”。

作者:瀛洲海客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姚察、姚思廉撰《梁书》;萧子显撰《南齐书》;李延寿撰《南史》;司马光撰、胡三省注《资治通鉴音注》

〔2〕胡阿祥 《吾国与吾名: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

〔3〕李天石 《萧衍覆齐建梁考论》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