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10.7°C-14.2°C
澳元 : 人民币=4.84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德尔塔克戎”后,奥密克戎自己组队了

2022-03-17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继结合了新冠病毒 " 德尔塔 " 和 " 奥密克戎 " 变异特性的 " 德尔塔克戎(Deltacron)" 变体被证实确实存在后,据外媒 3 月 16 日报道,又有新的重组新冠病毒出现了。

当地时间 3 月 16 日,以色列卫生部表示,在两名回国的以色列人身上检测出 " 一种此前从未确认过的新冠病毒变体毒株 ",似乎是奥密克戎 BA.1 和奥密克戎 BA.2 变体的组合。与此同时,一篇外媒报道中称,一种由 BA.1 和 BA.3 重组的新型毒株已在多国出现,已被初步命名为 BA.4。

“德尔塔克戎”后,奥密克戎自己组队了 - 1

▲在奥密克戎 BA.1 和 BA.2 同时肆虐的情况下,重组新冠病毒病例数实际上可能要高得多

多种重组新冠病毒出现

以色列、南非、美国等国已发现

2020 年夏季,B.1 型新冠病毒变种横扫全球,但在同年秋季逐渐减退。2020 年冬天,新冠病毒阿尔法、贝塔变种开始肆虐多国,然后不久后便被 " 更具毒性 " 的德尔塔变种所取代。

2021 年 5 月,最早在印度被发现的德尔塔毒株开始肆虐全球,并在此后数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感染浪潮。2021 年 11 月,奥密克戎 BA.1 型毒株在南非率先被发现,随后快速蔓延至全球各国,并引发了迄今为止全球新冠感染率的最高峰值,几乎是同一时期,BA.1 的 " 妹妹 "BA.2 变体出现,引发欧洲和美国的新一轮感染浪潮。

2022 年 1 月,法国发现了首批结合了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特性的 " 德尔塔克戎 " 变种毒株感染病例。此后,比利时、德国、丹麦、荷兰及美国等也相继发现该毒株感染病例。

据外媒 3 月 11 日报道,法国科学家通过基因测序首次证实了 " 德尔塔克戎 " 变体确实已经存在。3 月 15 日,巴西卫生部发表声明称,巴西境内首次确认了两例 " 德尔塔克戎 " 感染,但巴西卫生机构暂未正式采用 " 德尔塔克戎 " 这一名称,而在医学研究出版刊物中,该毒株被命名为 AY.4/BA.1。

据外媒报道,3 月 16 日,以色列卫生部总干事阿什接受采访时称,在以色列的两名归国旅客身上检测出了奥密克戎 BA.1 和奥密克戎 BA.2 变体的重组变异毒株。不过这两人仅表现出了 " 发烧、头痛和肌肉酸痛 " 等轻微感染症状,不需要接受特别治疗。不仅如此,泰国也表示,最近几天发现了一种被称为 BA.2.2 变种的类似病毒,同样是由 BA.1 和 BA.2 重组而来。

一篇外媒报道也披露,一种由 BA.1 和 BA.3 重组的新型毒株已在多国出现,已被初步命名为奥密克戎 BA.4 变体。根据 GISAID 数据库数据,截至 3 月 16 日,南非有 4 例 BA.4 感染,美国、波多黎各分别出现了一例。

“德尔塔克戎”后,奥密克戎自己组队了 - 2

▲奥密克戎 BA.2 变种毒株

多种新冠病毒同时肆虐

可能是新冠疫情下一章的开始

然而,报道指出,在奥密克戎 BA.1 和 BA.2 两种亚变种同时肆虐的情况下,此类重组新冠病毒病例数实际上可能要高得多。

以色列病毒专家萨尔曼 · 扎卡教授表示,当宿主同时感染了两种不同的病毒时,出现重组病毒十分常见。他解释道," 如果在同一个细胞中有两种病毒,当它们在繁殖时,就会交换遗传物质,创造出一种新的病毒。"

据外媒报道,迄今为止,感染性强的新冠变种毒株都是由早期原始毒株自身突变而诞生,即单个核酸的替换、缺失和嵌入,但这并非冠状病毒基因重组变异的唯一形式。新冠病毒等乙型冠状病毒属(Betacoronaviruses)基因组可以进行内部序列重组,即将基因组的一部分交换给相似的另一种毒株。近期发现的 " 德尔塔克戎 " 和奥密克戎 BA.4 变体正是通过这一交换而产生。

“德尔塔克戎”后,奥密克戎自己组队了 - 3

▲ BA.4 与其 " 兄弟姐妹 " 间的异同

以奥密克戎 BA.4 为例,正是奥密克戎 BA.1 和 BA.3 之间的重组。BA.3 可能贡献了 NSP3(非结构蛋白)基因中的部分基因组(约 2000 个氨基酸),其余部分则由 BA.1 贡献,二者结合形成新的毒株。此外,在重组完成后,BA.4 又出现了两个独一无二的突变,即 NSP15 ( N11S ) 和刺突蛋白 ( L212I ) N 端结构域的突变。

研究人员表示,亚变种毒株之间的重组是意料之中的情况。丹麦研究人员此前就已报告了奥密克戎 BA.1 和 BA.2 同时感染的病例。虽然十分罕见,但研究人员称,发现了 47 例在感染 BA.1 后不久,迅速又感染了 BA.2 的病例,而亚变种毒株重组就很可能发生在这些人的体内。

外媒在报道中指出," 德尔塔克戎 " 和奥密克戎 BA.4 毒株的出现,可能只是新冠疫情下一章的开始。目前,要预测这些重组毒株是否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包括传播性是否增强、是否有免疫逃逸和发病机制,还为时过早。

红星新闻记者 徐缓 实习生 郭玥

编辑 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