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10.6°C-14.0°C
澳元 : 人民币=4.84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人民日报刊文: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2022-05-17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原标题:实现发展预期目标有利条件较多 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5 月 16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 4 月经济数据: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 2.9%,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 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 11.1%……

"4 月份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发展预期目标有利条件较多。" 在当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 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中国经济能够克服疫情的影响,逐步企稳回升,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消费市场受疫情冲击明显,但网上零售保持增长

4 月份,本土疫情多发频发,波及全国多数省份,居民外出购物、就餐减少,非生活必需类商品销售和餐饮业受到明显冲击。4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 11.1%,其中,商品零售下降 9.7%。

从消费类型看,非生活必需品销售和餐饮销售,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拉低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4 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 22.7%。

"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较大的出行类商品零售额增长明显放缓,对消费市场影响较大。"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付加奇介绍,4 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 31.6%,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速比上月回落 5.8 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业客房收入下降超过 30%。

从消费地区看,受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长三角和东北地区,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 30%。

从消费业态看,网上零售保持增长。1 — 4 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有所提升。" 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居民日常活动半径减小,便利性相对较高的自助式消费和社区店零售保持增长。" 付加奇介绍,前 4 月,限额以上超市、仓储会员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3.6% 和 8.5%,与社区消费密切相关的食杂店、便利店零售额增长 2.4% 和 6.8%。

" 总的来看,4 月份消费下降主要是受到疫情短期冲击影响。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到正常状态,前期被压抑的消费会逐步得到释放。" 付凌晖介绍,4 月中下旬以来,国内疫情整体趋于下降,上海和吉林的疫情逐步好转,有利于创造适宜的消费环境。同时,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加强援企稳岗扩就业将保障居民消费能力,加之促消费各项政策显效,我国消费恢复态势有望得到延续。

月度工业增速由增转降,但产业升级态势没有改变

4 月份,工业生产受到疫情冲击,由于交通物流受阻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出现了下降,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2.9%。其中,制造业下降 4.6%。

" 制造业增速下降,主要还是受到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影响。" 付凌晖介绍,4 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31.8%。从地区看,受疫情影响,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 14.1%,东北地区工业下降 16.9%,主要是受疫情影响的部分企业停工停产造成的。

分规模看,疫情对小微企业冲击更为明显。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汤魏巍介绍,4 月份,规模以上小微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3.4%,较上月下降了 9.1 个百分点,下降速度及回落幅度分别较大中型企业高出 0.7、1.7 个百分点。

尽管月度工业生产由增转降,部分工业行业仍保持了增长,体现出较强韧性。

能源等基础工业保持增长。4 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3.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增长 7.2%,有力保障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运转。

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基本消费品工业保持增长。4 月份,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0.1% 和 0.5%,鲜冷藏肉、速冻食品产量分别增长 20.4% 和 9.3%。

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增长。4 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 9.7%。" 产业升级态势没有改变,体现出经济发展的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发生变化。" 付凌晖说。

从地区看,中西部地区受疫情冲击影响比较小,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4 月份,中部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4.6%、5.6%。

" 当前,工业生产确实面临一定压力,主要表现在市场需求不足、产销衔接水平下降、产业链供应链存在一些堵点、生产循环不畅、生产成本上升、营利能力下降。" 付凌晖说,尽管有困难,但我国工业体系齐全、配套能力强的特点没有改变。下阶段,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交通物流逐步打通,生产循环改善,尤其是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将有助于提振企业信心、改善企业经营,推动工业生产持续恢复。

各项政策支持下,国民经济将会加快恢复,企稳回升

" 困难是短期的、暂时的,从全年发展来看,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还有不少有利条件。" 付凌晖说。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复工复产效果逐步显现。3 月份以来,我国经受住了武汉保卫战以来最为严峻的防控考验,4 月中下旬以来,疫情形势总体上呈下降态势。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部分地区,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目前上海 9000 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经复工企业占比接近 50%。从 5 月以来的情况看,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货运物流持续恢复,全国发电量等一些实物量指标也在改善。

投资稳增长作用将继续发挥,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付凌晖介绍,今年以来,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快,可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财政资金较为充足。同时,各地区各部门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政策,大力推动重大制造业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也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制造业投资增长仍有支撑。1 — 4 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12.2%,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消费有望逐步恢复,线上消费和升级类消费仍会成为消费的重要支撑。付凌晖解释,从疫情发生两年来的经验看,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正常生活秩序得到恢复,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就会得到较快释放。" 下阶段,援企稳岗力度加大,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有利于保障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能力;一些传统接触型消费加快向线上转移,居民消费升级态势仍然会持续,有利于支持消费增长。"

出口虽然面临一定压力,但是持续增长有利条件仍然较多。我国工业体系完备,制造业供给能力强,能够较快适应外部需求变化,加之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与贸易伙伴互利合作,推动自贸区建设,都有利于扩大出口。今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地实施的第一年,稳外贸政策会持续显效。

" 今年以来宏观调控政策调节力度加大,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有效实施,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对困难行业和重点领域扶持力度加大,效果会不断显现。" 付凌晖透露,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有关方面在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将会进一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总的看,疫情扰动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平稳运行趋势,也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国民经济将会加快恢复,实现企稳回升。"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