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13日 16.9°C-20.4°C
澳元 : 人民币=4.77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后宫妃嫔绣花鞋比高跟鞋还难穿,却倍受追捧,到底是何缘故?

2023-12-02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前言

在历史剧《后宫甄嬛传》中,观众能够看到,妃嫔们脚上所穿的绣花鞋与寻常女子的绣花鞋不同,鞋底高得像个花盆,行走十分吃力,可她们却乐此不疲。这究竟是何原因?

绣花鞋:后宫妃嫔们的标配

在历史上,这种鞋子被称为“旗鞋”或“花盆底鞋”,是满族贵族女性的象征。其鞋身常常绣有金银丝线,铺以彩色絮缎,再点缀上珍珠、宝石等装饰。

这种鞋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高高的木质鞋底,可以高达四五寸,几乎占据了鞋子的一半高度。鞋底圆润厚重,中点略微上翘,与常人穿的鞋子迥然不同。它让穿戴者的步态变得轻盈起来,强调女性的柔美与高贵。

旗鞋是满族特有的文化,深受满族妇女的喜爱,尤其是后宫中的妃嫔们,她们视旗鞋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有的旗鞋甚至饰以珍贵宝石,极尽奢华。

所以,历史剧中妃嫔身着华丽旗装,脚蹬绣花鞋的形象,便成为她们地位尊贵的标志。她们为获取皇帝宠幸,标榜自己的身份,纷纷穿上这种难以驾驭的鞋子。

这其中,以珅妃和珍妃最为典型。传说珅妃有一双以翡翠和玛瑙装点的马蹄鞋,她穿上它便有如仙女飞天。而珍妃那双镶嵌着无数珍珠宝石的红色高底鞋,更是价值连城,引来众人羡慕。正因如此,她们才成为妃嫔圈中的“靓丽穿靴榜样”。

旗鞋的起源:神话传奇

关于旗鞋的起源,满族中流传着多个版本的民间传说,神秘而传奇。最为流行的一个说法是,它起源于女英雄多罗甘珠的故事。

传说多罗甘珠为报杀父之仇,率军攻打敌人据点阿克敦城时,被护城河围困。正垂头丧气时,她看到白鹤优雅地在河中捕鱼,便受到启发,制作了高高的“白鹤腿”让士兵渡河,从而攻下城池。“白鹤腿”便是马蹄鞋的前身。

此外,还有一个说法称,满族妇女需要上山打猎采集维持生计,为防蛇咬伤脚趾,便在鞋底扎上木块;另一个传说称,寒冷的温带气候使得他们需要穿木底鞋御寒。

再有一种说法是,早期满族部落民众脚比较大,妇女们因为怕被人嘲笑,便削高了鞋底来“遮羞”。这种说法虽然编造的成分较大,却也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不管哪个传说属实,旗鞋的产生都与满族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它们是满族文化中独特的一份子。

慈禧与光绪:皇权的象征

说到对旗鞋钟爱,清朝中后期的两位统治者即位的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更是“典范”。他们视旗鞋为皇权的象征,有时甚至无法自拔。

慈禧太后的旗鞋以珍珠宝石点缀,鞋头呈凤头状,是只有她才能使用的形状,代表其崇高地位。她曾有一双饰以两颗巨大蓝宝石的绣花鞋,因过于露骨的展示财富而招致非议,不得不低调起来。

相比之下,光绪帝作为男性,并不追求华丽的鞋饰。他青睐简朴的黑色马蹄鞋,但鞋底之高每每超过妃嫔们一筹。有一次外出游玩,他命令宫女换下妃嫔的鞋子给他试穿,结果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引起了妃嫔们暗地里的窃笑。

由此可见,旗鞋的高度已然成为皇权的象征,连男女皇族也忍不住比较高下以争霸。正因如此,它们才受到前朝君主的如此推崇。

小脚文化的继承:“三寸金莲”

那么,为何这种行走十分吃力的鞋子却深受满族贵妇人的青睐呢?这其实与当时的审美观念分不开。汉族女子有“三寸金莲”的说法,看重女子小巧玲珑的体态。这一审美影响了满族,使她们也开展起小脚文化,追求苗条修长的美。

清朝满族男性对此推波助澜。他们受汉族“三寸金莲”理念影响,也喜欢小脚女子。有权贵男子甚至与才女 私通,故意让她脱鞋露出小脚来取悦自己。

而旗鞋的设计正好可以达到“美化”女性身材的效果:鞋底高度的增加,拉长了整个下肢的视觉线条,使女子看上去更加修长苗条。这便吸引了众多满族女子纷纷效仿,甚至连后宫妃嫔也无一幸免。

所以,这种看似难以驾驭的鞋子,却因为“美”的需要而深受欢迎。它成为女性们争相标榜自己的时尚品味和身份地位的必备服饰。

图腾符号:蕴含文化寓意

此外,后宫妃嫔对绣花鞋的偏爱,也与这种鞋子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分不开。旗鞋的花纹图案都各有寓意,充满了满族人的文化符号。其中动植物图腾最为常见,如金鱼、蝴蝶寓意吉祥,梅花、菊花象征品格高洁;此外还有传统云纹、八卦、如意等吉利图案。

这些设计都是工匠们精心雕琢的结果,使每双旗鞋都各不相同,蕴含独特文化情怀。穿戴者也会根据图案寓意的不同,来挑选适合不同场合的旗鞋。

对于后宫妃嫔们来说,绣花鞋不仅是装饰她们的服饰,更是代表她们文化认同的象征。所以,她们也就不在乎鞋子的轻重难易,而是矢志不渝地向往这种独特风尚。

电视的“还原”:神乎其技

如今,随着封建王朝的消亡,这种独特的绣花鞋也随之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中,很难再在现实生活中见到它们的身影。所幸,时下盛行的各种历史题材电视剧,重现了这一段辉煌的旗鞋文化,其“还原”手法可谓神乎其技。

如《甄嬛传》中,剧组邀请顶尖鞋匠依照古法复制了上百双妃嫔鞋,鞋身采用丝绸织料,颜色鲜艳,印有菊花、仙鹤等满族传统图案,并配上厚实的红木鞋底,极富清代风格。其制作过程甚至比常人穿的鞋子还要繁复。

在这样的“还原”下,鲜活多彩的妃嫔们配上奢华绚丽的旗鞋,呈现在观众眼前,犹如穿越回几百年前的清宫。正是通过这种手法,绣花鞋这一独特文化才得以流传至今,不至于被完全遗忘。而观众也能通过电视的“历史体验”,仿佛亲身感受这些绣花鞋的风采。

绣花鞋:濒临失传的瑰宝

纵观旗鞋文化的兴衰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曾一度极为盛行,但随着历史洪流的推移,已渐行渐远,濒临失传。

在鼎盛时期的清朝,它是满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这一独特的服饰文化也踏上了衰落的道路。到了民国时期,绣花鞋已不再是社会的主流,只有个别贵族才会佩戴。

如今,真正会做旗鞋的匠人寥若晨星,具备这门手艺的后继者更是凤毛麟角。正因为失传的危机,文化界才会如此重视电视剧的“文化拯救”作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保留传统工艺的最后一線生机。

所以说,后宫妃嫔对绣花鞋情有独钟,绝不仅仅因为它“好看”。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满族文化内涵,既有对美好身材的向往,也有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坚持。

结语

正是这种复杂的文化因素交织出这朵奇葩——尽管行走不便,仍然倍受后宫嫔妃喜爱的绣花鞋。它们是满族独特文化的瑰宝,在现实中已经难得一见,只能依靠电视的还原,继续闪烁着光辉。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