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2.7°C-7.5°C
澳元 : 人民币=4.83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除了尺度,一无是处

2023-12-15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写在前面

今晚聊新片——

《爆裂点》

除了尺度,一无是处 - 1

《爆裂点》本身是我在这个档期里最期待的一部,因为他宣发里透出的不少关键词,其实非常有吸引力——

"R 级片 "" 三级片 "" 一刀未剪 "" 超大尺度 "" 断肢 "" 火烧活人 "。

宣传当然没骗人,以上都是事实,我也在电影里看到了,但我却并没有收获预期的任何感官刺激,因为这部片除了以上这些,故事里几乎什么都没有。

它根本没有人物,编剧好像完全忘记了,用血肉模糊冲击观众的前提,是角色要先 " 有血有肉 ",观众的疼也不是纯生理驱动,还需要心理代入。

否则就是看着一群工具木偶砍来砍去,尸痕遍野,也只是一场无趣的木偶戏罢了。

正文

我们上面已经说的很明显了,《爆裂点》的问题不是调度,不是尺度,而是剧本。

批评这点就无法绕开他的导演,林超贤。

林超贤是一个很有自我风格的好导演,但业内一直流传一个玩笑,林的片子,他对编剧工作参与越少,对导演工作参与越多,片子好的可能性才越大。

我去翻了翻他的作品,发现确实是这样,当他自己署名第一编剧的时候,这部片不及格的概率往往非常大,他在写文戏上真的像是张飞缝绣花针,歪歪扭扭,不知取舍,相比他的导演功夫,剧本次次都很业余。

而这部《爆裂点》,最恐怖的地方就在于,林超贤不是唯一的导演,但却是唯一的编剧。

所以片名里裂开的就不是什么尺度了,是剧本,是故事线。

除了尺度,一无是处 - 2

一开始主线很明确,就是在交代张家辉和陈伟霆两个角色的相识,以及后者去做卧底的伊始。他们明显是演双雄,一明一暗,一个缉毒警察,一个卧底警察,后面的故事应该是后者被弃,成为逃犯,面临明暗抉择,陈伟霆就相当于怒火重案的谢霆锋,拆弹专家的刘德华。

我理解的 " 爆裂点 " 也是形容人物被逼到绝境忍无可忍的状态,所以视点应该在他身上,他承担主要的人性刻画。

但在开头讲完陈伟霆的角色去做毒贩之后,故事像一根被点燃的仙女棒一样,散开了,陈伟霆这个角色消失了。电影突然成了毒贩老大的视角,去拍他被金三角威胁,还展开了一段日本毒贩和金三角毒贩的纠葛。

除了尺度,一无是处 - 3

没多久又进了金三角毒贩老大的视角,开始了金三角毒贩内部的矛盾展现,冲突双方是一心想要逃走的女制毒师和毒贩老大。这还没完,又进入了女制毒师的视角,开始了她和叛逆的女儿的支线,到了家庭教育的戏码。

至于主线里的陈伟霆 .....

编剧:谁是陈伟霆?

我看的时候粗略计算了一下,开头出来了一下之后,陈伟霆的角色消失了将近半个小时,这半小时里净是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剧情。

除了尺度,一无是处 - 4

这就是剧本最大的问题,贪心,林超贤陷入了对爆裂浓度的执念,他觉得陈伟霆那个角色一颗炮仗去爆裂不够,要加入更多的支线角色,给他们每个人都安排 " 爆裂时刻 "。

上面那些其实都是,毒贩老大要因为被警察追捕,被日本黑帮追杀陷入 " 爆裂 ",这是一大条支线。

女制毒师要因为叛逆的女儿被性侵被绑架,陷入 " 爆裂 ",再遇到假死的老公,发现他早已和别人组成家庭,再次陷入 " 爆裂 ",选择自杀,这也是一段接一段的支线废戏。

除了尺度,一无是处 - 5

最要命的还有另一个主角,张家辉演的警察,本身专注于对卧底的愧疚,以及对自己所处的体制的摇摆就已经足够有看点了,非要再给他加入一段家庭的戏,拍软肋,目的就是让儿子的死成为他的爆裂点。

写亲情又是林超贤最不擅长的,于是到了电影里,所谓的亲情戏就成了警察父亲因为忙于事业儿子成了混混,招惹黑帮,他不得不去帮儿子擦屁股,被媒体曝光卷入涉黑丑闻的抓马桥段。

除了尺度,一无是处 - 6

至于主线里的陈伟霆 .....

编剧:我咋知道谁是陈伟霆?

电影不断牺牲本身主线的张力,也牺牲陈伟霆这个角色的魅力。

最后主线已经被挤得没话说了,陈伟霆也是真的惨,双男主之一,中间给支线让位,数度消失,电影里他从警察变成卧底,卧底变成逃犯。电影外他也从男主退成男配,再被支线挤成路人,穿插在各个 " 支线 " 之中,最后好不容易要收主线了,他一出场爆裂了一下子,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戏,然后死了。

除了尺度,一无是处 - 7

每一条支线都无聊极了,都是几十年前香港电影演烂的桥段,还都要收尾,明明一句话能概括的故事,没有反转,没有悬疑,靠着这些无用的支线硬生生拍了 150 多分钟。

这背后还有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老问题了,就是林超贤对男性动作场面的过度迷恋。

林导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过来的导演," 暴力美学 " 是那一代动作导演共同的标志性符号。他们信仰英雄主义,在他们眼里,电影里对暴力完成同样暴力的对抗,就是最好的英雄主义。

但林导好像没有意识到," 暴力美学 " 在警匪、帮派、犯罪、兄弟情等故事情节中已经形成了非常俗套的循环,他也好像还在那套叙事里没有出来,整个片子没有新意,只是不断的呈现英雄主义的循环。

除了尺度,一无是处 - 8

尤其是在他参与编剧的剧本逻辑里,动作戏或者说,暴力的优先级好像比什么都高,动作戏不是过程,不是手段,而成了目的。

所有人物的刻画,转折,冲突,都服务于属于他的那一场动作戏。

从女制毒师,到毒贩老大,毒贩小弟,到警察同事,到男主儿子,制毒师女儿,几乎每一个无关紧要的配角,最后的 Ending 戏都是动作戏或者暴力场面,无不例外。

这也是为什么上面他要不断的加入支线,加入新的人物,因为两个男主不会一直进入动作场面,就需要不断的有其他人物的动作戏去填充,这本身就是一种对故事的不自信,是生怕观众停下来,细思逻辑。

除了尺度,一无是处 - 9

另一层香港电影的守旧,也在这部片里展现的很明显——就是男性视角下的的暴力崇拜。

传统的港式动作片一直都以男性为主体,男性是故事的主导者,暴力和英雄主义的目的,是展现男性的阳刚和血性,于是对应的女性角色往往被轻视和利用。

《爆裂点》就是这种电影,里面戏份超过 5 分钟的主要女性角色一共两个,女制毒师看上去是最有野心的,但编剧给她安排的结局是,在毒品交易的乱战中,突然跑到了欺骗自己的前夫面前,想要枪杀前夫,却不忍心,最终选择开枪自尽。

除了尺度,一无是处 - 10

为了完成女性角色为了男人而死这种目的,甚至是可以完全不顾之前的逻辑的——女制毒师在之前是拼了命都要保护女儿,一切都为了女儿,现在为了个消失多年的男人,也不管女儿,居然直接自杀了。

另一个是她女儿,被利用作为母亲 " 爆裂 " 时刻的压力,被性侵,被绑架,被车撞飞,除此之外,这个角色毫无意义。

这也导致这个剧本进一步走向 " 恶意 ",对陈伟霆的角色,对几个女性角色,都是一种剥削。

配图 /《爆裂点》预告、网络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