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0日 3.9°C-5.9°C
澳元 : 人民币=4.84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这档综艺,不只是“好哭”而已

11天前 来源: 新浪娱乐 - 娱理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这档综艺,不只是“好哭”而已 - 1

你想过和妈妈分别的那一天吗?

通常在我们的成长环境里,很少有人去教你如何面对死亡,连说出这个词都显得过分沉重。但它又是人生必须面对的课题,正如扬·马特尔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写下:我知道人生本就充满了离别,但最难过的是,我们总是没有机会好好说再见。

最新一期《是女儿是妈妈》中,节目组向四组嘉宾抛出了这个真实又带着刺痛的问题,特别设置了“人生之路”、模拟离别实验,让女儿和妈妈从过去一步步走向未来,提前面对残酷的分别。

这档综艺,不只是“好哭”而已 - 2

正片播出后,#王珞丹27年前做的裙子妈妈还留着#、#陶昕然节目里再次爆哭#、#你想过和妈妈告别的那天吗#等话题引发诸多讨论,不少网友说,自己根本还没看完就已经泪流满脸,也有人说,这是个想一下就会心痛的话题。显然,在四组嘉宾的身上观众也看到了自己。

有人曾说,母女关系是这世界上最复杂难懂的关系之一,而离别又是最难碰触的人生课题。双重“难题”叠加下,《是女儿是妈妈》用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实验”模式,不仅深刻洞悉了母女之间隐秘又厚重的情感联结,为“她综艺”开辟出全新语境,同时直击成长的痛点与现实的困境,让屏幕内外的我们在眼泪之外留下更多思考。

这档综艺,不只是“好哭”而已 - 3

这档综艺,不只是“好哭”而已 - 4

妈妈终于学会说“对不起”

刚开播时,就有网友感叹《是女儿是妈妈》选角组实在太厉害了。

四组母女嘉宾——王珞丹和妈妈谢红武,欧阳妮妮、欧阳娜娜、欧阳娣娣和妈妈傅娟,陶昕然和妈妈陶跃娣,赵小棠和妈妈岳彩晶——性格迥异,各有其所代表的现实生活中的母女样本。

这档综艺,不只是“好哭”而已 - 5

比如王珞丹和妈妈谢红武,典型的中国式家庭中“自信妈妈”和“看破一切不说破的女儿”。最初节目组有设置一些环节测试母女之间的了解程度,谢红武总是特别自信地觉得自己是最熟悉、最了解女儿的人,结果答案总是与她所想的背道而驰。

她甚至都不了解王珞丹在艺考前后的情绪起伏,以为女儿的生活总是越走越顺、越来越快乐的,不再有低潮和落寞。

很多观众注意到一个细节,谢红武来到王珞丹自己居住的家里就像回自己家一样,没有什么提前打招呼一说,推门就进。看见女儿挂在外面的包,看顺眼了直接背走逛街,被女儿发现也全然不在意,并说出了那句经典名言“你的就是我的”。

客观看来,谢红武的“自信”来自于王珞丹的“宠溺”。不戳破、不翻脸,或许是王珞丹早就意识到说了也没有、还不如不说,至少有一个人会是开心的。

这档综艺,不只是“好哭”而已 - 6

正因如此,等到两人模拟离别实验时,当妈妈说出“余生妈妈放过你了”才会格外感人。更重要的是,几次旅居相处下来母女之间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双方都逐渐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去接受爱。最令人意外的,莫过于谢红武不再催婚。

她在给王珞丹的“分别信”中认真地写道:“不要太为难自己,永远先爱自己。你没有遇到与你志同道合真心爱你的人,不想结婚真的没关系,妈妈只希望你快乐幸福的生活。”能够说出这句话的妈妈,是用爱,冲破了几代人社会观念的捆绑。

这档综艺,不只是“好哭”而已 - 7

另一边,陶昕然和妈妈陶跃娣身上也有众多家庭的缩影。

相信很多人和陶昕然一样,从小是被妈妈拿着各种工具打大的。节目里,陶昕然回忆道小时候考试得了98分,会被打,因为剩下的2分是粗心丢掉的而不是不会做。身为教师的陶跃娣坚信严师出高徒,对孩子从不手软。

在很多家长看来,对孩子严厉点没什么不好,所谓“小树不砍不成材”。但是对子女教育的严格、与孩子相处时的“掌权者”形象,究竟是因为这样做是正确的,还是父母不懂得沟通、只能在自己和子女之间竖起一道森严的墙?陶跃娣或许是后者。

仔细看陶跃娣和陶昕然的年龄,相差并不大。陶跃娣在参加工作后不久就成为了妈妈,放到现在来说也只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很多时候自己都是懵懂的,在她身上能看到许多女性“第一次当妈妈”的无奈和无所适从。

这档综艺,不只是“好哭”而已 - 8

正是这个原因,节目播出后围绕陶跃娣的讨论和批评特别多,某种程度上,我们这群被打大的孩子终于有机会公开反对“严母”了。

但随着节目进程,这对不善言辞的母女也在一点点发生着改变。当如此严厉的陶跃娣都能向陶昕然表达爱意,都可以在电话那头就当年的事情哭着跟女儿说出“对不起”时,这一刻弥足珍贵。

踏上“人生之路”,陶昕然不愿意放开妈妈的手想和她一直走到“2080年”,妈妈则显得清醒又认真,独自退回到了“2050年”,嘴上笑着说“我就到这里吧”,但手上又悄悄抹着眼泪。

陶跃娣把不舍与爱都写在了给女儿的“分别信”里,远没有看起来那么洒脱。她鼓励陶昕然继续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事业对你很重要,妈妈在泉下会一直支持你的。”她清楚陶昕然是一个外冷心热的女孩,千言万语汇成三个字“妈懂你”。她还叮嘱陶昕然注意身体、记得练自己教的八段锦,“只要你喊口令,一二三,我会在遥远的地方跟你一起做。”

收到这封信的陶昕然瞬间泣不成声,久久无法平复。母女之间的牵绊就是如此,时而想逃离,又经常性想要依赖,有时忘了说“对不起”,有时用错了方式,但爱让彼此拉拉扯扯牵绊一生,直到时间将我们最终分开。

这档综艺,不只是“好哭”而已 - 9

这档综艺,不只是“好哭”而已 - 4

“她综艺”终于等来新母题

就在前几年,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首的“她综艺”一路高歌猛进,一边为综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一边让女性议题成为舆论场焦点,形成市场价值、社会价值双丰收。

自那以后,不少综艺将镜头转向女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女艺人参与到各档综艺中,不论艺人或素人,都有更多女性得以有更大表达空间与大众探讨女性议题。

但是这其中,不少“她综艺”往往被潦草地简化为一档主咖皆为女星的综艺,不再聚焦真实的生活困境和女性话题,不再去讨论女性面对婚姻、家庭、社会的各种琐碎,因此也断绝了和屏幕这头的我们建立情感链接,让“她综艺”失去了应有的温暖和价值。

这档综艺,不只是“好哭”而已 - 11

在娱理工作室看来,《是女儿是妈妈》的出现则是带有洞察、思考与新意的。

如何将母女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综艺镜头呈现?除了此次重走“人生之路”,在之前的每段旅居生活中,节目组都会设置不同任务主题打开母女二人的心扉,助推嘉宾们探讨更多人生课题。

比如在第四期“时空电话”环节,赵小棠向妈妈岳彩晶哭诉成长时遭遇的伤痛——十四五岁时,独自在北京学舞的赵小棠有一次和老师起了争执,打电话告诉父母的时候他们却没有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自那以后,赵小棠几乎不再和妈妈发出求助信号。

直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岳彩晶听到女儿还因为这件事感到委屈和不悦时,第一反应是惊讶的,甚至反问道:“赵小棠好像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吧?”

后来,这番对话并没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妈妈听着听着最后也委屈起来,并且哭得更大声。但这何尝不是现实的剖面呢?就有网友将其总结为,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的沟通方式。

这档综艺,不只是“好哭”而已 - 12

置于真人秀制作层面,《是女儿是妈妈》悟到了解答人生课题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直面现实。

节目组通过环节设置,将现实生活中母女关系最脆弱、敏感的部分呈现出来,包括面对大多数人避而不谈的、沉重的告别时刻,可谓是最为重要的一步。毕竟,只有挖掘到问题所在,母女之间才有修补、弥合的空间,观众才会因为一个“真问题”而感同身受。

由此来看,节目为观众提供了中国式家庭有效沟通、构建和谐的样本,也使其成为综艺情感赛道里无代餐的存在,一次次直击母女之间最为动容的人生课题。

这档综艺,不只是“好哭”而已 - 13

置于“她综艺”的赛道,母女话题始终是稀少、缺失但又非常重要的一块。《是女儿是妈妈》通过母女关系这一独特视角,使观众从母女真实相处和成长的过程受到启发,最终去思考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情感关系,让两代女性有了相互理解、相互走近的可能。

我们常说:跟随容易,创新很难。芒果TV能在情感真人秀卷到白热化之时、在“她综艺”已经渐渐同质化之时,开辟全新主题、不断拓宽女性议题的讨论空间,也彰显平台的创新基因和敏锐的判断力。

《是女儿是妈妈》或许是今年最惹人泪下的综艺节目,它的价值也远远不止于此。

这档综艺,不只是“好哭”而已 - 14

发布于:北京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