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1.1°C-5.4°C
澳元 : 人民币=4.85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2017-03-24 来源: 铁血军事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1

广告合作:18610261813  

邮箱:zhaoying@tiexue.com

来源:综合观察者网、环球时报


昨天,英国又发生恐怖袭击。


5人死亡,40多人受伤。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2


很快,各国媒体网站纷纷转载,世界又一次被恐怖气氛所笼罩。


据媒体报道,袭击者先是驾驶越野车冲撞路上行人,接着下车后见人就砍,其残暴行径实在令人发指!


然而,这条本该让众人默哀的新闻,却在中国遭遇到了不一般的对待。


很多中国网友如“公知”附体一般,十分冷静且理智地对此次新闻作出评述。


以下是环球时报微博下的热评: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3


以下是新华网官微该新闻的热评: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4


不出所料,就连在腾讯新闻上,被网友顶上最高票的依然是此类言论。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5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他们都在模仿当年西方媒体是如何报道昆明恐袭的。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6


当年,BBC以极其傲慢的姿态评价我国发生的昆明事件,引得当时的中国网民一片怒骂!也正因为此,人民网当时专门做了一张图,说明西方媒体“双重标准”究竟是怎么玩的。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7


这张老图,今天再度获得中国网民大量转发,他们不是在嘲讽受害者,而是在反击虚伪的政治话语操纵。


直到今天,我依旧不会忘记当时英国媒体是如何“伤害”我们的。


比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总是习惯性地把恐怖袭击与生造的“民族压迫”扯在一起。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8

BBC中文总编辑凯瑞在一篇题为“昆明火车站惨案之后”的报道(2014年 7月 16日)中,用各种办法渲染民族矛盾,最后,他的结尾竟然是这样的: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9


前一句是谎话,后一句是废话。但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不会从这样的“客观”报道中感受到一丝善意。


不仅如此,这么多年过去了,BBC的丑恶嘴脸依然没有改变。


就在一个月以前,我国新疆皮山县2月14日晚发生一起暴力袭击事件,3名暴徒在县城某小区内持刀砍杀群众,民警迅速处置,当场将3名暴徒击毙。


然而就是这条已经定性的新闻,却在BBC手中变出了花样。


他们在援引新疆方面的消息时,不仅为暴徒辩护,声称“采取激进的抵抗是因为根本没有和平抗争的机会”,而且居然还对“暴徒”一词加上引号,试图掩盖这群暴力分子的罪恶行径,这样无耻的做法,怎能不令中国人感到愤怒?!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10



针对西方媒体这种“双重标准”的做法,俄罗斯总统普京曾予以痛批:“西方国家不能把那些袭击了他们的人叫做恐怖分子,而把在俄罗斯街上开枪杀人、绑架人质、发动炸弹袭击的叫做“民族解放自由战士”。”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11

看什么看,说的就是你!


的确,这么多年以来,西方世界总是以“双重标准”来对待他们所讨厌的国家,中国,尤其如此。


回看近些年的西方新闻,对中国歧视、侮辱、抹黑,比比皆是,而以下几种手段正是他们常用工具。


一、热衷报道中国负面新闻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12


标题为“中国的欺凌”,讲述城管暴力执法的事情,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特别热衷于报道中国的负面形象,企图树立一个喜欢侵犯人权的国家,来达到对中国的“软遏制”。


二、带上有色眼镜看中国“反恐”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13


这篇报道题为:中国放出了自己反恐不寻常的照片,里面主要讲的是中国媒体周六放出了珍贵的照片,关于他们的军队在新疆西部地区执行任务。


中间大致描述了中国军队全副武装,准备对着一个"像是民房"的房子动手。来对新疆有中国政府声称的伊斯兰武装组织表示怀疑,表示这些暴力行为是来自于中国对信仰和文化的控制所造成的普遍愤怒。


三、通过漫画妖魔化中国形象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14


一些西方媒体特别喜欢通过漫画“妖魔化”中国标志性形象,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把中国熊猫故意“妖魔化’露出利爪、牙齿、啃骨头。


在我看来,不论是一百年前的“黄祸”傅满洲,还是今天经过妖魔化的中国熊猫,无不反映出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畏惧和恶意。与其说他们是在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还不如说是他们在给西方世界“洗脑”,让后来者永远不敢踏上中国的土地。


四、制造“中国威胁论”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15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崛起"、"强国战略"等充斥媒体,让人认为中国比欧美的体制和发展模式更有效,中国将取而代之成为世界霸主。企图来孤立中国,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恶化,搅乱亚洲地区的和平。




综上之,以上四种便是西方世界抹黑中国的主要手段,他们企图通过对话语霸权的控制来确保自身在国际环境中的领导地位。


同时,对于西方最近几年,越来越频繁的抹黑行为,我们也不必感到奇怪。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认识到中国并不落后,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以欣赏的目光来看待中国。但是正是这种状况造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恐慌,他们怎么能让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赢得大家的喜爱呢?


对于西方世界而言,尤其是美国,他们的第一所想到的,那就是必须像打击苏联一样打击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把中国威胁论作为“契机”,以美国媒体为首的西方媒体就有了“妖魔化中国”的借口。美国《华尔街日报》曾发表文章《另一个威胁正在逼近:中国作为一个新的妖魔》,批评美国内存在将中国妖魔化的倾向。文章称:对中国妖魔化的活动眼下似乎正如火如荼。


因此,在外部势力如此紧逼中国的前提下,中国网友做出今天这番“抗议”也是不难理解的。


还记得网上有一句相当流行,“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如今的西方世界与其说是在遭受恐怖袭击带来的生命威胁,还不如说是在“品尝”曾经自己种下的恶果。


毕竟,那些恐怖分子到底是谁,恐怕他们心里是再清楚不过!


最后,我想对西方媒体送上一句:


流过血的痛,你叫我怎敢忘!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16

铁血军事近期好文,关注“铁血军事”回复“数字”即可查看

1血的教训:中国若放弃核武器,我们的下场便是他们今天的样子

2别被中国的外交部"抗议"蒙了,其实背后下手狠着呢!

3中越战争的意义之大,很少有人知道(深度好文)

4可怜可悲!嫁给82岁杨振宁的28岁翁帆,这20年都经历了什么?

13日本又地震,要不要援助?中国三一重工用这段羞辱告诉你...

141996年中国差点收复台湾 让三个内鬼搅黄了

18毁三观!那些年,嫁给黑人的中国女孩,下场怎样了

29她堪称亚洲第一艳星:卖军火、做间谍……她的每一件衣服从不白脱

31】76年前,日本人在四川偷偷拍下这段录像,看完泪流满面!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17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铁血军事

辛辣视角解读这些深度内幕

英国恐袭再临,中国网友却如“公知”附体,这样的结果你们满意了吗? - 18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