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4日 0.6°C-3.5°C
澳元 : 人民币=4.83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明亡于驿”这句话有道理吗?

2021-09-01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驿站萌芽于商周,完善于汉唐,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经久不衰。纵观古代驿站的设置及运营,历代虽有不同,但它都与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相依相存,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态下最重要的交通运输组织,随着漫长岁月的洗礼而不断地成熟和完善。

元代驿制最显著特点是实行“站户制”。“站户”是专门承担驿站(站赤)事务的专业户。站户基本上是由农牧民承担,而且实行终身制和子孙继承制。即一旦确定为站户,一般不允许轻易改变,因此站户成为驿站事业的专业户。

“明亡于驿”这句话有道理吗? - 1

明朝驿递制度运行继承了元代的衣钵。朱元璋登基之初就确定“以粮备车马”及“以粮派夫役”的治国方略。他以为,粮棉是国家最重要的财富,粮足棉多就不怕挨冻受饿。为了贯彻他以粮为本、唯粮是论之理念,明初赋税全部纳粮,即驿站所需之车马、夫役,亦全按民户粮的多寡进行点派。这里的“粮”是指民户岁纳的粮赋。根据粮赋多寡出夫出马,所以驿站的夫、马完全以粮为根据进行承担。

由此可见,驿户既要交纳粮赋,又要承担徭役,而且驿站的夫、马、车、船等费用,都必须由百姓负担。尤其是明中后期,各种名目的“杂役”推陈出新,随时坐派,民众苦不堪言,而诸役中驿役无疑是最重最苦也最可恨的差役。

那么,明代驿役主要有哪些呢?

据《明会典》及相关地方文献记载,明代驿站的役夫要承担下列几项主要费用:役夫本人要自理衣食口粮及往返盘缠;备用应役所需的马、驴、牛、骡等牲畜及鞍辔、草料、医药等;大小车辆及船只;驿舍待客所需的被褥、食粮、家具和其他什物及雨具等;供过往官吏使客的廪给和口粮。这些都是明文规定的正派负担。因此,在诸驿中,驿役在出力、出钱、出物方面都数倍于他役。

“明亡于驿”这句话有道理吗? - 2

明朝驿递本受财政所困,致使驿站驿夫们负担日重,苦不堪言,而到明代后期又受“驿棍”“驿蠹”的侵蚀,更是腐败不堪。驿棍,除少数是驿吏、驿丞以外,多数是驿站码头、要津的地痞流氓。他们把持驿权,横行于驿站,索钱无度。“驿蠹”,主要是指上级衙门及本地之差役,他们狐假虎威,与驿棍串通一气,狼狈为奸,害驿谋财。他们惯用的手段多是以马图利,并擅用关文,擅发牌符,手段五花八门。

1558年,明嘉靖改革驿站制度,不仅对乘驿范围重新限制,而且对每驿经费减少30%至50%。改革措施不仅没有减轻驿夫负担,反而更加繁重,以致“十夫九逃,十马九缺”。万历年间,天下驿站每年所费银额已达313万两,而天下各项赋税总额岁入却不过230万两,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还不足驿站的经费开支。

“明亡于驿”这句话有道理吗? - 3

据记载,在农民起义军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是被裁驿夫。他们会骑马,善舞刀枪,作战英勇,从而成为农民起义军中的主力军。正可谓“猪(朱)嘴一张,驿夫下岗,无路可走,造反捣皇,逼死崇祯,称王上岗”。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亡于“驿”,亦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