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0.9°C-13.3°C
澳元 : 人民币=4.83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表面上看起来很幼稚,实际上却深不可测的人,往往有3个特征

2022-05-27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似乎越来越排斥幼稚这个词,那些思想幼稚的人似乎总是做事冲动愚笨,在人际交往中很难讨人欢心。

对成年人来说幼稚显然是一个贬义词,与这个词相挂钩,就意味着这个人在做人做事时过于冲动,常常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

比起幼稚,人们似乎更喜欢单纯。单纯更像是一个中性词汇,它常常被用于形容小孩或智者。小孩的单纯源于懵懂,智者的单纯则是克制了人性中本能的恶。

表面上看起来很幼稚,实际上却深不可测的人,往往有3个特征 - 1

经过世界洗礼后,大部分成年人的思想都已经成熟,哪怕看起来人畜无害,内心深处依然深不可测。好在我们可以凭借一些特征辨别出这些人。

评价中肯理性,使人信服的人

这一特点通常表现在哪些性格较为外向的人身上。

这些人较为开朗,总是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他们考虑问题时总是能想得十分全面,给出的评价建议十分透彻,因此也能够让被评价的人虚心接受,并认真反思自己。

这项能力或许会让很多人都感到羡慕,毕竟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直接指出别人错误时,很难得到对方的认可,甚至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表面上看起来很幼稚,实际上却深不可测的人,往往有3个特征 - 2

有人认为这是面子观念在作祟,也有人认为这是出于人性的固执。

但这些都是表象原因,那些做错事情的人思想是片面的,因为他们没有在本质上把握全局,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刻,因此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当我们批评他们时,只会针对他们所做的事情进行讨论。

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全局的角度说服他们,告诉他们他们究竟在哪个地方犯了错误,因此他们的认知也无法理解我们的指责,反而认为我们是在故意针对他。

同时我们在批评一个人时,也应该把握全局,将被批评人的心态处境也考虑在内。

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公司领导交代某人去做某件事情,比如让小李去买几斤土豆回来。

表面上看起来很幼稚,实际上却深不可测的人,往往有3个特征 - 3

当小李完成这个任务时,领导会询问小李土豆的价格,小李可以顺利完成这个任务,但当领导询问其他蔬菜的价格时,小李便不得而知了。

领导很容易因此生气,责怪小李做事情考虑不周,但小李也会感到一头雾水,反而认为领导这个人无理取闹。

该问题的矛盾点在于小李不明白领导让其买土豆的意图,究竟是因为土豆便宜,还是因为工作需要。

从领导的角度来看,他对小李也不够理解,不清楚小李是否明白自己的言外之意,安排小李去完成工作时话只说了一半。站在他们各自的立场来看,双方都无法理解对方为什么无法完成自己的期待。

表面上看起来很幼稚,实际上却深不可测的人,往往有3个特征 - 4

从这里也能够看出,那些能够轻易让别人接受批评的人,往往都是洞察人心的高手。他们可以站在全局甚至上帝视角来观察事物,并且能够情商较高的说出让人接受的批评之语,这足以证明他们的城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

不评价他人的人

与性格外向的人不同,内向的人往往不会轻易评价别人。但这类人同样心思成熟,看问题能够非常透彻全面,同时因为他们不会轻易说出自己的想法,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这类人往往表现得更加厉害。

因为不对某件事情作出评价,是他们在对当下的人或事进行全面理解后所做出的选择。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害怕对别人进行评价或是担心伤害别人。

表面上看起来很幼稚,实际上却深不可测的人,往往有3个特征 - 5

以上面所举的例子来说,领导选择收下土豆让下属直接离开。

这并不是因为小李的工作完成的出色,也不是因为领导害怕得罪他或不敢批评他。而是因为领导在洞察全局后分析得出,批评小李可能会让他变得世故圆滑,也有可能让他变得更加机灵,甚至取代自己。

最差的结果则是一切都没有变化,小王也没在这件事情上吸取教训。只有当领导有意培养小王,让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时,才会借助这个机会点拨小王,让小王感激自己。

而现实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不引发更多的变化,聪明的领导往往会选择不批评小王。

表面上看起来很幼稚,实际上却深不可测的人,往往有3个特征 - 6

故意扮黑脸的人

这个特征主要针对那些看起来心地并不善良的人。和上面两类的人一样,这些人也非常清楚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以及当下的时局状态。但是他们更愿意选择去做一个反派人物,纠正与某个立场不相符的行为。

他们通常会用这个方法筛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因为只有困难才可以让一个人看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这类人习惯以创造困难的方式来探究一个人的内心。从这几点也可以看出,很多事物的表象背后都存在着动机。

表面上看起来很幼稚,实际上却深不可测的人,往往有3个特征 - 7

虽然人类的理性思维比不上机器,但当我们感到困惑的时候,也可以尝试放下理性的判断,启动自己的感知能力。有了这个能力,我们可以对问题做出准确且迅速的回答。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