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3.0°C-7.6°C
澳元 : 人民币=4.79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无线充电到底是谁在用啊?槽点多到翻白眼

24天前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给手机充电,你用传统的充电线,还是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的支持者有一万个热爱的理由:

少了乱七八糟不同接口的充电线;

随手一放就能充电不用拔插;

桌面变整洁美观;

让人欲罢不能的智能感……

但必须承认的是,手机有线充电依然是最主流的充电方式:小卖部/便利店几乎都能买到充电线,但几乎买不到无线充电器;满大街的共享充电宝,宁可拖3条不同的接口,也不肯装一个磁吸无线充电头。

要知道,近几年推出的智能手机中,相当一部分是拥有无线充电功能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连带购买了无线充电功能的人,为什么拒绝使用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难以拥抱!

无线充电器的普遍问题就是:充!电!太!慢!了!

目前,相较于能量转化率能达到90%以上的传统充电器,大多数无线充电器只能做到50%左右,磁吸式无线充电好一点,能勉强达到70%左右——这意味着,无线充电需要的时间明显更多。

除了充电慢以外,大多数无线充电还有容易发热的问题,冬天可以当个暖手宝,但这可快要到夏天了!

以上是目前无线充电的共同槽点,具体到不同的充电形式上,还得点名批评下。

磁吸式:为啥不直接插手机?

磁吸式无线充电器

磁吸式充电器跟传统充电线差不多,一端插着电源,一端是有磁铁的充电端,往手机背面一贴,就开始给手机充电了。

接着我就有点困惑了:

你说这跟传统充电线有多大区别?

是拔插充电头这个动作很疼很要命吗?

磁吸式无线充电区别于传统充电线的独特意义,是吸上手机时发生的悦耳脆响吗?

座式充电:我还怎么玩手机?

座式无线充电器,就是一块或圆或方、或平放或斜放的板子。只要给这块板子接上电,把手机往板子上面一放就可以充电了。

真实使用体验是什么呢?

首先,既然用座式无线充电器也需要电线,我为什么不把电线直接接到手机上充电?这个充电盘子是中间商赚差价的吗?

另外,放到充电器上之后就不能随意移动手机了——如果用的是平放的充电板,看剧看小说都挺难为我颈椎的;斜放的还行,但也影响我边充电边打游戏的丝滑走位啊!

磁吸充电宝:嫌我手太小吗?

还有天才把磁吸式充电和充电宝结合在了一起,发明了磁吸充电宝:把这块儿东西往手机背面一贴,嘿,就可以随时随地给手机充电了。

但不用不知道,一用把苦叫。

以往,咱们可以用一根长点的充电线连接充电宝和手机,充电宝放背包里,手机握手里,还算自在。

现在用上了这磁吸充电宝,手机厚度陡然增加两到三倍,尤其对女性来说,是握也握不住来,塞也塞不进裤兜。

到底谁在用无线充电?

虽然吐槽了800个字,但无线充电器绝非一无是处,否则不会出现在市场上——不然你瞧瞧,网上怎么没有卖自产头皮屑的呢?

那么,撑起无线充电市场的消费场景,是啥样的?

不摸鱼玩手机的打工人

座式无线充电,主打“随放随充”,特别适合打工人:

早上到工位了,放下手机开始充电,然后急忙吃掉因为挤地铁而压扁的包子;

老板喊你开会,你抓起手机就能冲进会议室;

组长叫你出外勤,你连拔充电线这个动作都省了。

极致打工人,从细微处做起:工位放一个,车里放一个(没车就算了),家里再放一个,手机时刻保持满电,卷心菜都没你卷。

图丨图虫创意

公共场所的路人

我在某快餐店的餐桌上见到过一个无线充电的位置,把手机放上去就能开始充电,的确是挺惊喜的。另外,也有网友晒出,在路边座椅、地铁车厢里,都见过手机无线充电位。

不挑充电口、外形简洁、随时使用的公共无线充电,可能是这个技术发展的又一个方向。反正嘛,设备和电都是免费的,无线充电的各种槽点就可以忽略了。

网友分享自己在快餐厅餐桌、地铁车厢、路边长椅发现的无线充电装置丨小红书

有很多智能设备的潮人

有一款可以同时给手机、智能手表、无线耳机充电的无线充电器在网上卖得风生水起。如果你同时拥有并高频使用这三样智能设备,这个三合一充电器就是个美观、实用、紧凑省空间的好物件。

虽然就单个设备的充电功能来看,充电慢、多此一举等情况仍然存在,但它用组合功能战胜了单个技术的不足,也算是万能充精神后继有人了,高哉,高哉。

三合一无线充电器,确实紧凑漂亮丨图虫创意

特别个性化的需求

还有些使用无线充电的人群,就不好归为某个大类了:

手机充电口坏了但手机本身还能用的;

见不得桌上有太多电线的(座式无线充电器的线可以塞到桌下,眼不见为净);

用座式无线充电困住手机,好让自己专心学习工作的;

手机快没电又想用有线耳机的;

手机有无线充电功能就得用起来否则觉得吃亏的;

……

这种车载的磁吸式无线充电器,对于开车的人还是很香的丨giphy

无线充电,到底败在哪儿?

和传统的充电线相比,手机无线充电最大的两个毛病,一是充电慢,二是不能做到真·无线。

我们先来说充电慢。

无线充电器,就是要通过非接触的方式,让两条电路实现电能的传递,本质上是一个变压器。变压器有两个重要的部件:绕组,让电能转化为磁能;铁芯,把能量传递出去。

其中,铁芯的性能,决定了能量传递的效率,也就是充电的效率。

现在的无线充电器有完整的绕组部件,但没有完整闭合的铁芯部件——完整闭合的铁芯需要穿过两个绕组,但这两个绕组一个在充电器里,一个在手机里,铁芯没法穿过啊!这就导致了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发散。

所以,现在的无线充电充电效率低,还容易发热(电能要么发散到空间中去,要么变成热能散失了)。

图丨giphy

再说真假无线。

现在的无线充电器,无论是座式,还是磁吸式,不仅需要电线连接充电器和电源,还需要手机尽可能贴近充电器,导致它在便捷性上并没有革命性地超过传统充电线。

究其原因,是因为无线充电器产生的磁场在空间中是发散的,如果手机离无线充电器太远,所接收到的能量就会急剧衰减,充电效果微乎其微。

图丨giphy

隔空无线充电,啥时候成真啊?

其实说到无线充电,我们期待的场景是,电能就存在于空气中,不管人在哪儿、有没有携带充电设备,都可以随时给手机充电。

这事,特斯拉100多年前就试过了,但失败了。于是人们又想出了新办法,在电能传输上做文章。

读过《三体》的朋友们可能有印象,未来世界里有普遍应用的隔空充电技术。这种技术叫“波束赋形”和“相控阵天线”,是实际存在的。

早在2021年,小米推出的概念技术“隔空充电”,大概就是用到了此类技术。

按照官方介绍,这款产品可以在数米的范围内,实现功率为5W的隔空无线充电。但实际上,充电波束在空气中衰减太厉害,穿透能力也差,加上相控阵天线成本极高,要真正走入普通家庭,还要克服高定价、高耗能、范围小等一系列问题。

官宣过去3年了,还记得小米的隔空无线充电吗?丨微博截图

刚好在上个月,我看到了一条新闻,哈工大研发的智慧型紧凑无线充电系统,通过对发射天线和电磁波的汇聚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可以自动瞄准亏电设备,并实现隔空充电,但具体效果尚未可知。

所以啊,要有信心,这个世界还真向着隔空无线充电的方向发展。有远见的人可以把家里电池保存起来了,这玩意儿将来和蒸汽机一样会成为文物的。

作者:蓝巾

编辑:李小葵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